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俶擾的意思、俶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俶擾的解釋

[begin to disturb] 開始擾亂;動亂;騷亂

兵戈俶擾

詳細解釋

(1).開始擾亂。《書·胤征》:“惟時 羲 和 ,颠覆厥德。沉亂于酒,畔官離次。俶擾天紀,遐棄厥司。” 孔 傳:“俶,始;擾,亂。”

(2).騷擾;擾亂。 唐 顔真卿 《祭伯父豪州刺史文》:“日者, 羯 胡 祿山 俶擾 河 洛 ,生靈塗炭。”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一:“ 福州 啟運宮 ,在 開元寺 ,有七祖禦容塑像,乃 西京 陵寝之舊。南渡之初,迎奉于此。時 金兵 俶擾,倉忙間,載以籃輿七乘。” 章炳麟 《訄書·别錄甲》:“ 吳三桂 弑 末帝 於 雲南 , 謙益 復和《秋興》詩以告哀。凡前後所和幾百章,編次為《投筆集》,其悲中夏之沉淪,與犬羊之俶擾,未嘗不有餘哀也。”

(3).動亂。 唐 獨孤及 《奉和李大夫同呂評事太行苦熱行兼寄院中諸公》:“ 趙 魏 方俶擾,安危俟明哲。” 明 宋濂 《宣慰曾侯嘉政記》:“自中原俶擾蔓延大 江 之東,兵連不解,殆将十稔。”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五:“蓋自第五世 達6*賴 卒後三十餘年,兩立假剌麻,西陲俶擾至是始定焉。” ********* 《日本帝國主義最近進攻中國的方策》:“ 日 人之宣傳目的,即在掩飾其乘中國俶擾,不欲實行華府會議決議之意。”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俶擾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俶擾”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古雅的合成詞,其含義可從字源和語境兩方面解析:

一、詞源解析 “俶”在《說文解字》中釋為“善也”,後引申為“起始”“整理”之意,《爾雅·釋诂》載:“俶,始也”。 “擾”本義指牛馬馴服,《說文》作“煩也”,後演變為“攪亂”“侵擾”之意,如《尚書·胤征》雲“俶擾天紀”。

二、基本釋義

  1. 本義指開始擾亂,如《尚書·胤征》“俶擾天紀,遐棄厥司”,孔穎達疏解為“初始擾亂天之紀綱”。
  2. 引申為突然發生的騷動,《漢語大詞典》引宋人筆記稱“邊陲俶擾,兵革未息”。
  3. 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書面語境,表示突然的幹擾或秩序動蕩,如《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例句“會場俶擾,演講中斷”。

三、用法特征 該詞屬于文言色彩濃厚的書面語,常見于曆史文獻與學術論著。在《古代漢語詞典》中标注為動詞性詞組,可與“初肇”“肇端”等詞構成近義關系。

四、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第3版)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修訂本)
  3. 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

網絡擴展解釋

“俶擾”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詞源解析

二、基本詞義

組合後,“俶擾”可理解為“突然或頻繁地幹擾,引發動蕩不安的狀态”。例如:

三、文學應用

該詞多見于古典文學或書面語中,通過動态意象增強畫面感。如:“海上俶擾,舟楫難行”暗含環境突變帶來的壓迫感。

補充說明

由于該詞現代使用較少,具體語境需結合上下文判斷。若需更權威的釋義,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專業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白爐子被論人坌集貶職筆幹草昧長畫欻欻楚撲從良戴帽大卷砥奬兜羅焚書黑甲黑籍冤魂畫刊化遷撿場交彙澆築夾批機坊經史笥寖少口生寬減麗都龍腥輪箘冒雨門彩盟兄弟盟詛冥佑年夜飯匹疇匹丢撲答青碧岨險熱炕删夷少吏神符聖兵疏牖湯羅逃獄天仙跳遠提法狪犬握要五縣痫疾現身說法險賊笑咧咧洗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