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德的意思、大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德的解释

(1) [outstanding merits and virtues]∶大功德;大恩

吾且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noble character]∶品德高尚

(3) [noble man]∶德行高尚的人

(4) [integrity]∶大节,坚定地按照道德、艺术和其他价值准则办事

详细解释

(1).大功德;大恩。《易·繫辞上》:“天地之大德曰生。”《诗·小雅·谷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丕大德以宏覆,援日月而齐暉。”

(2).谓品德高尚。《管子·立政》:“君之所慎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 尹知章 注:“德虽大而仁不至,或包藏祸心,故不可授国柄。”

(3).指德行高尚的人。《礼记·中庸》:“故大德必得其位。”《孟子·离娄上》:“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诗之十三:“大德安钝拙,下士快新頴。”

(4).大节。《论语·子张》:“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 朱熹 注:“大德小德,犹言大节小节。”

(5).佛家对年长德高僧人或佛、菩萨的敬称。梵语为“婆檀陀”(bhadanta)。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常有大德名僧讲一切经,受业沙门,亦有千数。”《翻译名义集·释氏众名》:“婆檀陀,《大论》: 秦 言大德。《毘柰耶律》云:佛言今日后,小下苾蒭,於长宿处,应唤大德。”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四章:“帝( 隋文帝 )深崇佛法,天下大德,群集 关中 。”道士亦有称大德者。 唐 赵璘 《因话录》卷四:“ 元和 以来,京城诸僧及道士,尤多大德之号。”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大德”是一个多义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 大功德/大恩:指重大的恩惠或功绩。例如《左传》中“不以一眚掩大德”,强调不因小过否定大功。
    • 品德高尚:形容人道德修养深厚,如《管子》提到“大德不至仁,不可授国柄”。
    • 德行高尚者:代指具有崇高德行的人,《中庸》称“大德必得其位”。
  2. 经典出处

    • 《周易·繫辞上》提出“天地之大德曰生”,将“生”视为宇宙的核心德性。
    • 《诗经·小雅》用“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反映人性中的矛盾心理。
  3. 佛教尊称
    在佛教中,“大德”是梵语“婆檀陀”(Bhadanta)的意译,用于敬称年长德高的僧人或佛菩萨。

  4. 近义词与用法

    • 近义词:盛德、仁德、厚德。
    • 现代用法:多用于赞颂人物品德,如“大德之人”“大德风范”。
  5. 文化延伸
    作为名字时,“大德”寄托对品德与成就的期许,如“遵循本性、顺乎自然”的哲学内涵。


若需更完整的古籍引证或佛教相关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佛教经典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德(dà dé)是一个非常有深意的词语,它代表着宏伟的道德和高尚的品德。我们来拆分一下这个词的部首和笔画。这个词由“大”和“德”两个字组成。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字的部首是“大”字头,笔画有3画;而“德”字的部首是“彳”字旁,笔画有9画。 大德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汉字演变过程中,大德的写法不断变化。其中,繁体字是大德的一种书写形式,它更加复杂,笔画更多。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也会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表达了相同的意义,即道德的伟大和品德的高尚。 一些例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德这个词。例如,“他展现了大德的风范,为人们树立了榜样。”在这个例句中,大德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或态度,展示出了他具有高尚道德的特质。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来进一步丰富我们对大德的理解。 组词:大德无疆、大德之举、道德、高尚 近义词:善良、仁德、美德 反义词:恶行、败德、品行败坏 通过这些例子和词语的搭配,我们不难理解大德所代表的含义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大德是一种让人敬仰和追求的美德,它代表着一种高尚的品质和道德准则。希望我们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大德,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

别人正在浏览...

爱海播徙场院羼提车亩谶语吃文淳静啜吒搭夥雕虫小巧滴緑东军都丽反种凫短鹤长改柯易节肛表隔年皇历宫衔横身黄块块护书讲僧浇顿经筭锦套头金衔聚头考度髋髀愧惭烈火干柴陵霞犂平龙宅露处妈巴子麦淇淋蔓辞悯恸佩璜评戏噗簌簌旗船入限商市生书身无立锥死头锁事跳天唆地铁树庭兽统和湍悍万世流芳为虎作伥咸阳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