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措口的意思、措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措口的解释

措词,开口。 金 王若虚 《<孟子>辨惑》:“ 张九成 最号深知者……对 齐宣 、 汤 、 武 之问,辨 任 人食色之惑,皆置而不能措口。呜乎? 孟 之意难明如此乎!”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一:“ 余栋 父丧未葬,若隐忍行走,则讲书至‘宰我问三年’章,何以措口于天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措口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动词,《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义为“措辞开口”,指在特定语境下难以组织语言或不便直接表达的心理状态。该词由“措”(处置、安排)与“口”(言语表达)两个语素构成,词源可追溯至《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中关于语言组织的哲学思考。

在古代文献中,措口多用于描述面对敏感话题时的语言困境,如《资治通鉴》注疏记载官员在朝堂议政时“有所顾忌而未能措口”的记载。现代语境中,该词保留着“难以启齿”的核心语义,常出现在需要委婉表达的场景,例如人际交往中的尴尬话题或专业领域的禁忌讨论。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了该词在江淮官话区的特殊用法,指代因情绪激动导致的言语障碍现象。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教材中特别指出,措口的语用功能体现了汉语“意在言外”的表达传统。

网络扩展解释

“措口”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是措辞、控制言辞,强调在表达时对语言的谨慎处理。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用法与示例

  1. 古代文献中的用法:

    • 金代王若虚在《<孟子>辨惑》中提到:“皆置而不能措口”,意为面对问题时难以找到合适的言辞回应。
    • 清代陈康祺《燕下乡脞录》中:“何以措口于天下”,强调在特定情境下需谨慎表达。
  2. 现代释义: 多用于形容在复杂或敏感场合中谨慎措辞,常见于书面语或正式语境,现代口语中使用较少。

补充说明

若需更深入的文献例句或历史溯源,可参考《孟子》相关注解及明清笔记文集。

别人正在浏览...

熬熬版瓦被告人秉锧鄙僿差拨唱拜俦夷春溜淳言淡定黨附档子班丹节道君到手电子干扰彫云敌工宫烛分烟怪厉瓜剖碁布顾佣好高务远合座检劾贱秽践蹑角发节点结辽鸟谨力积渍侃侃訚訚枯泽梁门凉月六眷毛巾被明谕乃是砲凤烹龙纰颣蒲杨倾倒勤切曲城赛珍珠沙道识想水脉淑雅死伤相枕棠梨馆韬合淘空推迹晚熟餧食宪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