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麤露的意思、麤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麤露的解释

亦作“麄露”。谓直露无馀。 宋 王应麟 《玉海·辞学指南二》:“制词(制、誥)三处最要用工:一曰破题,要包尽题目而不麄露……三处乃一篇眼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麤露”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由“麤”和“露”两个字组合而成,其含义可以从这两个字的字义结合来理解。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 “麤”的字义解析 “麤”是“粗”的古字,其本义指事物形态上的粗糙、不精细。《说文解字》释为:“行超远也。从三鹿。凡麤之属皆从麤。”段玉裁注:“鹿善惊跃,故从三鹿,引伸之为卤莽之称。”其核心含义包括:

  1. 粗糙、不精致:指物体表面或质地不细腻、粗劣。如“麤米”(糙米)、“麤布”(粗布)。
  2. 粗疏、疏忽:指行为或心思不周密、马虎。如“麤疏”、“麤心”。
  3. 粗大、粗略:指形体或范围宽大、不精确。如“麤大”、“麤略”。
  4. 粗鲁、粗野:指言行举止不文雅、莽撞。如“麤人”、“麤卤”(粗鲁)。

二、 “露”的字义解析 “露”的本义指露水,即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说文解字》释为:“润泽也。从雨路声。”其引申义非常丰富,核心含义包括:

  1. 显露、暴露:使隐藏的事物显现出来。如“暴露”、“揭露”、“露骨”。
  2. 在室外、无遮盖:与“藏”、“盖”相对。如“露天”、“露宿”。
  3. 泄露、败露:指秘密或事情被泄露。如“泄露”、“露底”。
  4. 表现、显出:指呈现出某种状态或样子。如“流露”、“面露喜色”。

三、 “麤露”的合成含义 将“麤”与“露”结合,“麤露”一词主要表示:

  1. 粗浅地显露或暴露:指事物(如意图、情感、状态、质地等)以一种不细致、不隐晦、直白甚至粗率的方式表现出来或被人察觉。它强调显露的方式缺乏修饰、含蓄或精细,带有一定的原始性或直接性。
  2. 粗略地展示或呈现:指对事物进行不深入、不全面、大略的展示或描述。

四、 用法与示例 “麤露”在古籍中可见,多用于描述情感、意图、事物状态等的直接、不加掩饰的表露。

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对“麤”和“露”的字形、字源及核心义项有最权威、详尽的解释。四川辞书出版社、崇文书局。 [可参考其官方在线数据库或权威出版社信息]
  2.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点校本):提供了“麤”和“露”的最早字形分析和本义训释。中华书局出版。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收录了“麤露”等古语词,并提供了较为实用的释义和例证。商务印书馆出版。
  4. 汉典网 (www.zdic.net):一个较为权威的在线汉语字典,整合了多部传统字书的解释,方便查询“麤”和“露”的详细释义及古籍书证。

网络扩展解释

由于“麤露”并非现代汉语常用词汇,且未搜索到直接相关的释义,以下从单字拆解和可能的组合角度进行分析:

  1. 【麤】
    读音为cū,是“粗”的异体字,本义为“鹿群行貌”,后引申为:

    • 粗糙(如“麤糙”);
    • 粗疏、不精细(如“麤略”);
    • 粗大、粗壮(如“麤枝大叶”)。
      在古籍中常与“粗”通用,如《左传》注“麤,疏也”。
  2. 【露】
    读音为lù,常见含义包括:

    • 自然现象: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滴(如“露水”);
    • 显露、暴露(如“暴露”“露骨”);
    • 无遮蔽(如“露天”)。

组合推测:
“麤露”可能为古汉语或生僻组合,可尝试两种解读:

若为现代误写,可能为“粗露”(粗略显露)或“粗鲁”(言行粗俗)的笔误,需谨慎确认。

别人正在浏览...

哀匏白兔公保盈持泰涔勺剗汰剿拾当月倒坐调泛滴露研朱鼎釜断工酆都城凤语弗及附禺故程贵阶谷芒鼓馁旗靡黑册子后旍翚服回虑江屿角尺蹐地局天挤兑凈门警头疾损砊礚烂好人烈军属麟游戮没明说南徐谦愿屈陷柔逋赏田杀身成仁沈悲石本时鸟首绖庶民绥爰肃齐条蘖体佞痛辱无秽无似虾姑闲舋闲艳小军协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