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胸跌足的意思、捶胸跌足的详细解释
捶胸跌足的解释
见“ 搥胸跌脚 ”。
词语分解
- 捶胸的解释 作态以示抗议如悲哀,愤怒,或自责
- 跌足的解释 跺脚,用脚底或用脚向下用力地击或跺脚,常在悲痛、伤心、绝望时孔明跌足长叹曰:;大势去矣,此吾之过也!;;;《三国演义》详细解释.跺脚。《三国演义》第九回:“ 允 仰面跌足,半晌不语。”《红楼梦》第三
网络扩展解释
“捶胸跌足”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 拼音:chuí xiōng diē zú
- 字面动作:捶打胸膛,跺脚(“捶”指敲击,“跌足”即跺脚)。
- 情感表达: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悔恨或悲愤而情绪失控的状态。
出处与用法
- 古典文献
最早见于元代《杀狗劝夫》第二折:“只落的捶胸跌足空流泪”,明代《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也有使用。
- 语法结构
联合式成语,通常作谓语、状语,用于描述激烈的情感反应。
- 近义词
捶胸跌脚、捶胸顿足(均强调悲痛或愤怒时的肢体动作)。
例句补充
- 文学描写:
“老翁捶胸跌足道:‘眼面前错过了仙缘,悔之何及!’”(《二刻拍案惊奇》)。
- 现代场景:
“他得知真相后捶胸跌足,懊悔不已。”
延伸知识
- 英文翻译:Pound one’s chest and stamp one’s feet(直译动作),或引申为“wail in grief”(悲恸哀嚎)。
- 情感强度:多用于极端情境,如重大损失、无法挽回的过错等,程度强于普通悲伤。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汉典、搜狗百科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捶胸跌足》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极为悔恨、懊悔时的表情或动作。下面是详细的拆分、来源、繁体、古字写法、例句等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捶胸跌足》的拆分部首是手(扌)和足(足),总共有17个笔画。
来源:《捶胸跌足》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中国初唐时期的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中描写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悲伤之情,其中有一句“捶胸跌足悲且叹”,意思即为悲伤欲绝的表情。
繁体写法:《捶胸跌足》的繁体写法是「捶胸跌足」。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时候,写作《捶胸跌足》的汉字可能有些微差别,但基本形状保持不变。
例句:他听到了自己没有通过考试的消息后,捶胸跌足地后悔着。
组词:悔恨、懊悔、后悔、痛心等。
近义词:悲伤、悔过、悔改等。
反义词:欢喜、满意、庆幸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