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穆的意思、浑穆的详细解释
浑穆的解释
质朴淳和。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骆文忠公遗爱》:“或谓 骆公 生平不以经济自命,其接人神气浑穆,人视之,固粥粥无能,而所至功成,所居民爱,在 楚 在 蜀 ,自有诸贤拥护而效其长,岂其大智若愚耶?” 鲁迅 《集外集拾遗·<蜕龛印存>序(代)》:“尝闻艺术由来,在於致用,草昧之世,大朴不雕,以给事为足;已而渐见藻饰,然犹神情浑穆,函无尽之意。”
词语分解
- 浑的解释 浑 (渾) ú 水不清,污浊:浑水摸鱼。浑浊。 骂人糊涂,不明事理:浑人。浑话。浑蛋。浑浑噩噩。 全,满:浑身。浑然。 天然的,淳朴的:浑古。浑朴。浑厚。 简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姓。 清
- 穆的解释 穆 ù 温和;穆清(a.清平;b.指上天)。穆如清风。 恭敬:严肃:肃穆。静穆。 古同“默”,沉默。 古代宗庙次序,父居右为“昭”,子居左为“穆”。 姓。 笔画数:; 部首:禾;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浑穆”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和文献中略有差异,主要可从以下角度理解:
1.基本释义
- 质朴淳和:这是最常见且权威的解释,强调自然、淳朴的气质。例如清代薛福成在《庸盦笔记》中形容骆秉章“接人神气浑穆”,指其为人质朴而深沉。鲁迅在《蜕龛印存》序中也用“大朴不雕”呼应这一含义。
2.古籍中的引申义
-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浑穆”最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深奥难解,带有混沌与庄严结合的特质。这种用法更偏向文学批评,但现代较少沿用。
3.应用示例
- 在艺术领域,常形容作品风格天然浑穆、含蓄厚重,如书法、篆刻中的古朴之美。
- 在人物品评中,多指性格或神态的深沉内敛、大智若愚,如“粥粥无能”却功绩斐然的骆秉章。
4.词源解析
- “浑”本义为混沌、混合,“穆”指庄严、静穆,组合后兼具两种特质,既可指向内容深奥,也可指向气质的淳朴,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浑穆”的核心含义是质朴中蕴含深沉,既可用于描述艺术风格,也可形容人物或文风。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史记》及清代文献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浑穆
浑穆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神态时,表示庄重、端庄、肃穆。
拆分部首和笔画
浑穆的拆分部首是水和土,分别是“氵”和“土”。它的总笔画数为12画。
来源
浑穆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中,原意为大、广阔的样子,用以形容大地的广袤和肃穆的氛围。
繁体
浑穆的繁体字为「渾穆」。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经历了多次改革和演变。古时候,浑穆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然而,具体的古代汉字写法暂无法确定。
例句
1. 这位长老相貌浑穆,举止庄重,教诲深沉。
2. 阳光照在青山上,给整个山谷笼罩了一层浑穆的光辉。
组词
浑穆可以组成其他词语,如:浑穆庄重、浑穆肃穆。
近义词
庄重、肃穆、严肃、庄严
反义词
轻松、活泼、轻浮、俏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