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步的意思、便步的详细解释
便步的解释
(1).谓惯于步战。《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三年》:“ 陶侃 、 温嶠 军于 茄子浦 ; 嶠 以南兵习水, 苏峻 兵便步,令:‘将士有上岸者死!’” 胡三省 注:“便步,谓便於步战。”
(2).按日常习惯行走的步调,区别于正步。如:队伍通过检阅台后,以便步继续行进。
词语分解
- 便的解释 便 à 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便当。便利。便道。便民。 简单的,礼节上非正式的:便宴。便衣。便函(形式比较简便的信件)。简便。便宜。随便(适当地,看事实需要而自行处理事情)。 便利的时候:便中请来信。
- 步的解释 步 ù 行走:步兵。步行(妌 )。徒步。信步。闲步。固步自封。望而却步。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步韵。步其后尘。步武前贤。 行走时两脚的距离:步伐。步测。寸步难行。 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步骤
网络扩展解释
“便步”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军事领域的特殊含义
- 指惯于步战的能力
源自《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三年》的记载,描述苏峻的军队擅长陆地步战,与擅长水战的南方士兵形成对比。胡三省注解“便步”为“便于步战”,强调其适应陆地作战的特点。
二、日常或队列行进中的含义
- 区别于正步的行走方式
指队伍行进时采用自然、随意的步调,通常用于非正式场合。例如:检阅仪式结束后,队伍会从正步切换为便步继续前进。
补充说明
- 词源与演变:该词最早用于军事领域,后逐渐扩展至日常队列行进场景,体现从专业术语到通用词汇的过渡。
- 现代用法:常见于描述军队、仪仗队等集体行动时的步法调整,强调灵活性与自然状态。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如《资治通鉴》相关内容),可参考、6、7的原始出处。
网络扩展解释二
便步的意思
《便步》是一个常用的词语,它的意思是指快速而稳定的步伐,也可以指军队行进时的标准步伐。
拆分部首和笔画
《便步》由“⺈”和“步”两个字组成。其中,“⺈”是独体部首,读作 “艸”,意指草的意义,而“步”是右边书写的字形。
来源与繁体
《便步》一词源于古代汉字,它的繁体为《便步》。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便步的写法多种多样。例如,西汉时期的古文《子不语》中,“便步”一词写作“徧篤”的形式。
例句
1. 他以便步的速度迅速穿过人群,抵达了终点。
2. 军队在教官的带领下,整齐地行进,步伐整齐有力。
组词
便利、便当、便捷、步履、步入、步法
近义词
行进、行走
反义词
停步、踌躇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