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齿颊的意思、齿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齿颊的解释

(1).牙齿与腮颊。 宋 苏轼 《橄榄》诗:“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 宋 张耒 《旦起》诗:“瓦盎汲石泉,漱濯齿颊凉。”《人民日报》1990.4.16:“但见茶色乳白,一口初饮,口舌生津,齿颊流香。”

(2).嘴巴。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截发》:“我帛束玄云,知难再结。恨堕马妖妆,污人齿颊。”《明史·钱一本传》:“科塲弊竇,污人齿颊。”

(3).谓口头谈说。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 灌夫 不负 竇婴 於摈弃之时, 任安 不负 卫青 於衰落之日, 徐晦 越乡而别 临贺 , 后山 出境而见 东坡 ,宜其足以馨千载之齿颊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侠女》:“每获餽饵,必分给其母,女亦略不置齿颊。” 金松岑 《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吾非必谓情之一字,吾人不当置齿颊。”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齿颊”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牙齿与腮颊
    指人体口腔中牙齿和面颊的物理部位,常用于描述与口腔相关的感受。例如:

    • “漱濯齿颊凉”(宋·张耒《旦起》)
    • “茶色乳白,齿颊流香”(《人民日报》1990.4.16)
  2. 指代嘴巴或口腔
    引申为对嘴巴的整体称呼,常见于文学表达。例如:

    • “污人齿颊”(明·郑若庸《玉玦记·截发》)
    • “水果玉米汁液溢满齿颊”(例句)
  3. 口头谈说或提及
    用于表示通过言语表达或讨论某事,带有主观评价色彩。例如:

    • “徐晦别临贺,后山见东坡,馨千载之齿颊”(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 “情之一字,不当置齿颊”(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二、使用场景


三、补充说明

需注意,部分非权威来源(如)将“齿颊”解释为“食物美味”,实为对“齿颊生香”等短语的片面引申,并非词语本义。建议以权威词典(如汉典、查字典)的释义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齿颊》一词的意思是指齿床和颊部的意思,也可以用来描述牙齿和面颊。 拆分部首和笔画: - 齿:由部首“齿”构成,总共6画。 - 颊:由部首“页”构成,总共7画。 来源: 《齿颊》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在古时候,汉字的形状和现代有所不同,但其意义基本保持一致。 繁体: 《齿颊》在繁体中写作「齒頰」。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考古学和古代文献中的记录,古时候写作「齒頰」。 例句: 1. 她失去了一颗齿齿颊颊地笑着。 2. 病人的齿颊一侧肿痛不适。 组词: 齿龈、颊骨、牙齿、面颊、颊红 近义词: 齿龈、面颊 反义词: 嘴唇、额头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