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n Dynasty (206B.C—200A.C)] 即汉朝
汉家山东二百州。—— 唐· 杜甫《兵车行》
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1). 汉 室, 汉 朝。《史记·梁孝王世家》:“方今 汉 家法 周 , 周 道不得立弟,当立子。” 唐 吴筠 《赠将军》诗:“未会 汉 家青史上, 韩 彭 何处有功劳?” 宋 梅尧臣 《燕》诗:“轻如 汉 家后,斜避 楚 臺风。” 明 何景明 《胡人猎图歌》:“众中若认射鵰手, 汉 家谁是 李将军 ?”
(2).汉族。 宋 范仲淹 《耀州谢上表》:“皆 汉 家叛人所为枝叶之辞也。” 许地山 《危巢坠简·东野先生》:“你是 汉 家子孙,能为同胞出力的地方,应当尽力地帮助。”
“汉家”一词在汉语中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主要含义及权威解析如下:
汉家(hàn jiā)指汉朝或汉族建立的政权,后引申为中国的代称。
狭义指汉朝
广义指华夏政权
文化象征意义
《汉语大词典》:
“汉家:指汉朝。亦以指汉族或中国。”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第5册,页1021。
《辞源》(修订本):
“汉家:汉代。汉王朝。”
来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页1763。
来源:详见两部著作相关章节(中华书局再版)。
“汉家”核心含义源于汉代政权,随历史演进成为民族与文化认同的载体。其语义变迁反映了中国“家国同构”的政治传统及华夏文明的延续性。
“汉家”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详细解析:
朝代指代 指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如《史记》记载“方今汉家法周”,杜甫诗句“汉家山东二百州”,以及《资治通鉴》中“为汉家除残去秽”,均以“汉家”代指汉朝政权。
民族与文化概念 宋代起衍生为汉族代称,如范仲淹《耀州谢上表》称“汉家叛人”,现代作家许地山作品中也用“汉家子孙”指代汉族后裔。该词还承载了汉字、汉服等文化符号的源头意义。
天文溯源 “汉”字本义为天河,《诗经》中“维天有汉”即指银河。汉朝强盛后,该字被赋予民族与政权内涵,形成“汉家”这一独特文化符号。
需注意:部分文献(如《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汉家之封”特指汉武帝时期的封禅制度,属具体历史事件中的用法。
百二关河避盈巢焚原燎谶録崇峻崇文丹诏道德教育道骨仙风电光绸敦弓鼎折顿所軬带饭粱丰席刮骨盐郭索合从怀质抱真夹板船进告劲勇迥深竷竷靠色刻敝宽弘粮斛院辽东帽料堆陵苕谩谰悯急暮古撚挑牛口疋练谱气青琐憩燕曲挠肉头桑苏西宫上元甲子折耗审当蜃台水稾殳仗私燕送末所诠桃枝簟颓墙屯啸外命妇饷物黠卒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