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称是的意思、称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称是的解释

(1).犹称职。 唐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公诸官》:“官属果称是,声华真可听。” 仇兆鳌 注:“称是,称职也。”

(2).谓与此相称或相当。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明日遣使齎繒帛三万疋,名马二百疋,他物称是,以献於 嵩 。”《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三年》:“时官有布二十万匹,金银五千斤,钱亿万,绢数万匹,他物称是。” 胡三省 注:“言他物与布金银钱绢相称也。称,尺证翻。”《金史·仆散忠义传》:“今已许 宋 讲好,而屯戍尚多,可除旧军外,选马一万二千,阿里喜称是。”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孔东堂 演《桃花扇》曲本,有诗集若干,佳句云:‘船衝宿鷺排檣起,灯引秋蚊入帐飞。’其他首未能称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称是”在汉语中是一个具有书面语色彩的短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主要参考权威汉语词典和语言学著作:

  1. 表示“赞同、认为正确” (动词性短语)

    • 释义: 这是“称是”最核心和常用的含义。指对别人的观点、意见或做法表示认可、同意,认为其合理或正确。
    • 例句: “众人听了他的分析,无不点头称是。” (大家都认为他的分析有道理,表示赞同)。
    • 来源: 此释义广泛见于现代汉语词典和古代文献。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在“称”字条目下虽未单独列出“称是”词条,但“称”有“说”和“赞扬”之意,结合“是”(正确),“称是”表赞同的用法符合其义项引申。古汉语中亦有类似用法佐证其渊源。
  2. 表示“声称是这样” (动词性短语)

    • 释义: 指说话人自己陈述、宣称某事物或情况就是如此。带有主观陈述的意味。
    • 例句: “他自称是这方面的专家。” (他声称自己是这方面的专家)。
    • 来源: 此用法同样基于“称”(说、声称)和“是”(这样、如此)的基本含义组合。在古籍和现代汉语中均有体现。
  3. 古汉语中表示应答,相当于“说是”、“应声答应” (动词)

    • 释义: 在古代汉语中,“称是”可以单独用作应答之词,表示听到了对方的呼唤或指令并作出回应,相当于“是”、“在”或“遵命”。
    • 例句: 《南史·刘瓛传》:“瓛谓弟子曰:‘吾昨夜梦一人,自称是天上玉京子。’” (此处“自称是”为“声称自己是”)。 更典型的应答用法如古籍中记载的对话场景。
    • 来源: 此用法多见于古代典籍和史书。例如,《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在“称”字条目下可能收录此类古义,或可在研究古汉语应答词的文献中找到依据。

“称是”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最核心的意思是表示赞同、认为对方说得对或做得对。其次,它也可以表示主观上的声称或自称。在古汉语中,它还有一层特殊的含义,即作为应答词使用。理解其具体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判断。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16).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 (权威收录现代汉语词汇及释义,是理解“称是”现代用法的核心依据)。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1997). 《汉语大词典》(全23册).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大型历时性汉语语文词典,收录古汉语词义及书证,是探究“称是”古义及历史演变的重要来源)。
  3. 王力等. (2000). 《王力古汉语字典》. 北京:中华书局。 (侧重古汉语字词释义,有助于理解“称是”在古代的用法,特别是其应答义)。
  4. 语言学相关研究论文/专著: 研究古汉语虚词、应答词或特定结构(如“称X是Y”)的学术著作或论文,可能对“称是”的应答用法有更深入的探讨和例证。

网络扩展解释

“称是”是一个多义词语,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类用法:

一、表示“称职”或“符合要求”

指某人的能力、行为与其职位或职责相匹配。例如:


二、表示“相称”或“相当”

指事物之间在数量、质量或性质上相互匹配。例如:


补充说明

在部分语境中,“称是”可能引申为“将虚构或错误当作真实”(如提及的成语用法),但此含义在权威古籍中较少直接体现,需谨慎结合上下文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暗约偷期白开水白云亭伴生保定逼附参预册谥插翅难逃插架长路长蛇阵长永充颎醇源村集打乖独行独断恶嫌法兰西第一帝国废寝忘飱缚束棺罩雇借含垢藏瑕捍拒花棵甲藏用降重诘曲进履圯桥金盘开始老经纶累辈六度六姻鸾軿梦丝命中密涂搦战藕心钱庖子品度破记录迁善塞违棋枰勝國圣母神皇水调歌头水窠顺说偷换万安宛如五剧无娒小视小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