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崇虚的意思、崇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崇虚的解释

崇尚虚假。 晋 陆机 《演连珠》:“臣闻积实虽微,必动於物;崇虚虽广,不能移心。”《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崇虚非徵,积实莫尚。” 李善 注:“言崇尚虚假,谅非有徵,积累成实,则莫能尚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崇虚”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崇尚虚假”或“推崇不切实际的事物”。以下为详细解释:

  1. 词源与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晋代文学家陆机的《演连珠》:“臣闻积实虽微,必动于物;崇虚虽广,不能移心。”
    意为:积累实际(“积实”)即使微小,也能影响事物;推崇虚妄(“崇虚”)即便广泛,也无法改变人心。

  2. 字义分解

    • 崇:原指高山,引申为推崇、重视(如“崇尚”“崇敬”)。
    • 虚:本义为空虚,后衍生为虚假、虚幻(如“虚伪”“虚名”)。
      两字组合后,强调对虚幻或虚假事物的过度推崇。
  3. 现实意义
    常被用于批评脱离实际的行为或观念,例如:

    • 追求表面形式而忽略本质;
    • 沉迷空想而不付诸实践;
    • 推崇虚无缥缈的理论或目标。
  4. 例句与应用
    《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中提到:“崇虚非徵,积实莫尚。”
    李善注解为:“崇尚虚假缺乏依据,积累实绩才无可超越。”

提示:此词多用于文学或批判性语境,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褒贬倾向。

网络扩展解释二

崇虚一词旨在形容人们对虚荣、虚幻之物的过分追求和崇拜。它的拆分部首是山和页,共有13个笔画。《崇虚》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儒家学说。对于繁体字的写法,它仍保持着和简体字相同的形式。古时候,汉字写法并无太大差异,现在我们所使用的简化字是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一次汉字简化运动之后形成的。以下是一个关于崇虚的例句:“他追求名利,完全是在崇虚。” 崇虚一词的组词包括崇高、崇拜、崇敬等。与崇虚有关的近义词有虚荣、浮夸等,而反义词则包括真实、实际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