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汗漫的意思、汗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汗漫的解释

(1).广大,漫无边际。《淮南子·俶真训》:“至德之世,甘暝于溷澖之域而徙倚于汗漫之宇。”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南康军和东坡》词:“空翠晴嵐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汉口后湖诗》:“后湖汗漫无际,贼舟楫未具,不得渡。”

(2).渺茫不可知。《淮南子·道应训》:“吾与汗漫期於九垓之外。” 高诱 注:“汗漫,不可知之也。”后附会为仙人的名字。 晋 张协 《七命》:“过 汗漫 之所不游,躡 章亥 之所未迹。” 唐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先期 汗漫 九垓上,愿接 卢遨 游太清。”

(3).漫无标准;不着边际。《新唐书·选举志上》:“因以谓按其声病,可以为有司之责,捨是则汗漫而无所守。”《金史·高汝砺传》:“内外百官所司不同,比应詔言事者不啻千数,俱不达各司利害,汗漫陈説,莫能详尽。” 明 胡道 《<归田诗话>序》:“﹝ 瞿佑 ﹞著《诗话》三卷,大略似野史,有抑扬可法之旨,非汗漫无稽之词。” 鲁迅 《热风·估<学衡>》:“所以‘弁言’就是序,异于‘杂志迩例’的宣言,并为一谈,太汗漫了。”

(4).形容漫游之远。 唐 陈陶 《谪仙吟赠赵道士》:“汗漫东游黄鹤雏, 縉云 仙子住清都。” 明 张煌言 《冬怀》诗之八:“万里孤槎真汗漫,十年长剑总蹣跚。” 清 戴名世 《种树说》:“顾种树又无其资,而客游汗漫不知所底。” ********* 《迷羊》一:“在湖亭里蛰居了几天,我就开始作汗漫的闲行。”参见“ 汗漫游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汉语大词典》对“汗漫”的解释包含三个核心义项。第一,形容水势浩大或范围广阔,如《淮南子·俶真训》中“至德之世,甘暝于溷澖之域而徙倚于汗漫之宇”;第二,引申为漫无边际的言论或行事风格,清代《十洲记序》提到“徒观其迹者,未尝不以为迂怪汗漫”;第三,特指虚无缥缈的仙境,唐代杜甫《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中“几时回节钺,戮力扫欃枪。君臣重修德,犹足见时和”的注释提及“汗漫”象征超然物外的境界。

《现代汉语词典》补充说明,“汗漫”属书面语,多用于文学语境,例如:“汗漫的云海淹没了群山”“他的计划太过汗漫,缺乏可行性”。两本辞书均指出该词源自古代“浩瀚不可掌控”的自然现象比喻,后演变为对抽象概念的描述。

网络扩展解释

“汗漫”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主要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一、基本释义

  1. 广大无边际
    指空间或范围极其广阔、漫无边际。例如《淮南子》中“汗漫之宇”即形容浩渺的宇宙。

  2. 渺茫不可知
    形容事物模糊不清或难以捉摸。如《淮南子》提到“汗漫,不可知之也”,后被引申为仙人名。

  3. 漫无标准/不着边际
    多用于描述言论或行为缺乏依据、浮泛空洞。如“汗漫之言”指不切实际的话。


二、文学与历史引用


三、现代用法示例


四、近义词与关联词

近义词包括“浩瀚”“渺茫”“散漫”等,多用于文学或书面语。需注意语境差异,例如“浩瀚”侧重体量,而“汗漫”更强调无边界的模糊感。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诗词引用,可参考《淮南子》《金史》等文献,或查阅汉典等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皑皑暗乱参差错落承天之祐衬领驰触冲激楚馆秦楼翠彩大风大浪叨承遁乐敦仁藩捍咯娄公害瑰丽皇祜会客甲牀讲文张字贾娘靖柝敬业乐羣急农金翼几悟峻岑军法恪言恇惶魁星阁坤宅镣铫历怀螺蜔麻豆眇因明盛迷汤盘察畔盟迁渝秦艽茹藘桑新妇色听善旌圣母神皇视撝署名特将田径婷娉悌友土处颓陇瓦缸万衆一心肖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