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疏荡的意思、疏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疏荡的解释

亦作“疎荡”。见“ 疏宕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疏荡”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侧重于文辞或气势的流畅奔放、洒脱不拘,常用来形容文章风格或人的气度风神。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典籍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1. 文辞流畅,气势奔放

    指文章或言辞行文自然洒脱,不受拘束,气势开阔豪迈。

    示例: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自评其文“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栾城集》卷二十二)。此处“疏荡”即形容文章气势充沛、洒脱不凡的风格 。

  2. 性情洒脱,心胸开阔

    引申形容人的气度疏朗豁达,不拘泥于小节。

    示例:《汉语大词典》释“疏荡”为“放达不拘;洒脱豪放”,如“其人疏荡有远志,不囿于俗”(《古代汉语词典》用例) 。

二、词义溯源与结构分析

三、经典文献用例

  1. 文章风格

    • 清人刘大櫆《论文偶记》:“文贵疏……疏则气畅,荡则势张。”此处“疏荡”被提炼为文章气势张扬的美学追求 。
    • 宋代朱熹评苏轼文风:“东坡文字明快,老苏文雄浑,尽有好处。如欧公、曾南丰、韩昌黎之文,岂可不看?然皆似不甚疏荡。”(《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 。
  2. 人物气度

    • 《宋史·李沆传》载其“性直谅,内行修谨,言无枝叶,识大体,居位慎密,不求声誉,然好贤乐善,疏荡豁如也”,形容其心胸豁达坦荡 。

权威参考来源

  1. 苏辙《栾城集》(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
  3. 刘大櫆《论文偶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4.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
  5. 《宋史·李沆传》(中华书局,1985)

网络扩展解释

“疏荡”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词义本质
    该词由“疏”与“荡”组合而成:

    • 疏:指疏通、分散、开阔,如“疏林”形容树木稀疏,或“疏远”表示关系不密切。
    • 荡:有摇动、洗涤、不受拘束之意,如“荡桨”指划船动作,“放荡”形容行为洒脱。
      合起来表示“开阔畅达、不拘束”的状态。
  2. 核心解释
    主要形容思想开阔、胸怀宽广,或指事物形态的疏散、畅达。例如:

    • 形容自然景观:“疏荡的山林”指山间空旷开阔;
    • 形容人的心境:“心情疏荡”表示轻松自在。

二、具体应用语境

  1. 文学与艺术
    用于描述文风或声调的流畅奔放。例如:

    • 苏轼评价《醉翁操》“节奏疏宕,音指华畅”,指音乐旋律起伏有致;
    • 苏辙提到司马迁因游历广泛,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强调文章气势开阔。
  2. 处世态度
    指为人处事的豁达从容,不拘泥于琐事。如查字典解释:“以开阔思维应对挑战,不困于小节”。


三、近义词与关联词


四、注意事项

部分文献(如、5、8、9)提到“疏荡”与“疏宕”互通,可视为异体写法。若需更权威的文献例证,可参考《中国文学批评史》等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边垂边効不惯陈见尺蘖愁魔雠柞传圭袭组纯诚蹈流答嘴耑人断险匪穴腐余钢种甘液观示馉饳规彠贵壮贱弱过颐豕视厚貌深辞皇陂黄沙间日疟击动戒世机凿蠲祓栞旅丽都六务瞒产矊脉驽马恋栈豆辟恶酒秦房青葙三樵砂灰山人沈心工蝨蛊丝织品松龛岁竟索虏琐旅抬揲陶母邀宾铁脚梨题肩吐属危难仙妾仙人球县团级小整风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