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的意思、范成大的详细解释
范成大的解释
范成大(1126-1193) : 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绍兴年间进士。出仕后主张收复失土,曾出使金国。后任广西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晚年隐居家乡。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为著名的田园诗。有《范石湖集》。
词语分解
- 范的解释 范 (範) à 模子:铜范。铁范。 榜样:模范。典范。 一定界限:范围。范畴(a.类型;范围;b.概念性最高的基本概念,如“化合”、“分解”是化学的范畴;“矛盾”、“质”和“量”等是哲学的范畴)。规范
专业解析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人物身份与成就
-
文学地位
范成大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其诗题材广泛,尤以田园诗成就最高。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60首开创了田园诗新境界,以平实语言描绘农村风物与民生疾苦,如"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生动再现宋代农耕生活。
-
政治贡献
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曾出使金国不辱使命,著《揽辔录》记录北方遗民爱国之情;在地方任职期间兴水利、赈灾荒,《宋史》称其"有补于国"。
二、词义解析
- "范":姓氏,源自春秋晋国士会封地范邑(今河南范县)。
- "成大":名字寓意"成就大业",源自《尚书·大禹谟》"成允成功",寄托建功立业之志。
- "石湖居士":晚年隐居苏州石湖所取别号,体现士大夫隐逸文化传统。
三、权威文献佐证
-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定义其为"南宋诗坛领袖,使金纪行诗与田园组诗具有史诗价值"。
- 《辞海》(第七版)强调其地理著作《吴船录》开创日记体游记范式,对长江流域地理记载具重要史料价值。
- 《宋史·范成大传》载其使金时"全节而归",宋孝宗赞"卿气宇不群"。
四、文化影响
其名句"愿我如星君如月"(《车遥遥篇》)成为经典爱情意象,"石湖"一词更衍生为苏州文化地标,今存石湖风景区及范成大纪念馆。
参考资料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中国文学分支
- 《宋史》卷三百八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五(中华书局点校本)
- 《辞海》第七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范成大”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信息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或作“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二、文学成就
- 诗歌风格
其诗风平易浅显、清新妩媚,继承白居易、王建等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擅长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60首,描绘四季农事与农民疾苦。
- 历史地位
在南宋文坛影响深远,清代甚至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评价(剑南指陆游,石湖即范成大)。
三、代表作品
- 《四时田园杂兴》:以农村四季为背景,展现田园风光与民间疾苦,如“昼出耘田夜绩麻”等名句。
- 《石湖集》:收录其诗词作品,体现多样题材与艺术成就。
- 《揽辔录》:记录其出使金国的见闻,反映外交经历与爱国情怀。
四、生平与政治生涯
- 早年经历:幼年丧亲,家境贫寒,但勤学不辍,12岁通读经史,14岁开始创作。
- 仕途与外交: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曾任参知政事。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据理力争维护南宋尊严。
- 晚年归隐:辞官后隐居苏州石湖,潜心著述。
五、著作与影响
除诗词外,还著有地理志《桂海虞衡志》、游记《吴船录》等,兼具文学与史料价值。
如需更全面的生平年表或作品分析,可参考权威文献或《石湖集》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阿郍爆发星被害襞锦叱叱痴望刺剟地光抵命砥名躲懒堕倪督缮纷藴功谋洪涟后齐宦侍回膓火名翦彩艰迍假言直言推理纪传体近体诗积智宽弛恇骇粮餉凌波军鸾佩马角乌白门藩麪糊团弥旷暮迟暮春闹天宫欧风墨雨凭阑彊彊鬐发勤伫蹊遂驱山入阁登坛失对十分惺惺使五分失溜疎剌寿岳衰疲説剑搜狝堂客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徒辈物则祥祲湘语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