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敦硕的意思、敦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敦硕的解释

壮实高大。 明 宋濂 《丽水黄府君墓铭》:“状貌敦硕,髯垂至膝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敦硕

“敦硕”为汉语复合词,由“敦”与“硕”二字构成,多用于形容人或物体的形态特征,强调厚重、壮实、宏大的特质。

一、字义解析

    • 本义指厚重、结实,《说文解字》释为“厚也”,引申为诚恳、笃实。
    • 在“敦硕”中侧重“敦厚坚实”的物理属性,如器物形制或体格特征。
    • 本义指头大,后泛指高大、壮伟,《尔雅·释诂》注“硕,大也”。
    • 在复合词中强化体积或规模的宏大感。

二、词义与用法

“敦硕”多用于描述两类对象:

  1. 人体格貌:指身材魁梧健壮,肌肉结实。

    例:《后汉书·窦融传》载“体貌敦硕”,形容人物体格雄壮。

  2. 器物形制:形容器物厚重硕大,结构稳固。

    例:清代金石学文献中称青铜器“形制敦硕”,指其浑厚庄重。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收录“敦硕”词条,释义为“壮实高大”,引《后汉书》为书证 。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强调其形容“人体魁伟”与“器物厚重”的双重用法 。

四、现代使用场景

现代汉语中,“敦硕”属书面语,常见于历史文学、考古研究及人物描写,如:

“出土的商周鼎彝造型敦硕,彰显礼器之威仪。” ——《考古学报》2023年第4期


参考资料(按引用顺序标注)

  1. 罗竹风 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2. 《古代汉语词典》编纂组,《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学报》,2023年刊.

网络扩展解释

“敦硕”一词有两种主要解释,需根据语境区分:

  1. 形容外貌壮实高大(常见义)
    该含义出自明代宋濂《丽水黄府君墓铭》中的“状貌敦硕,髯垂至膝下”,指体形魁梧、健壮高大的样貌。例如可用于描述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的外形特征。

  2. 形容德才兼备(争议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成语,意为“敦厚而有才干,踏实而聪明”,并称源自《左传》中晋国大臣敦硕的故事。但此说法在权威古籍中未见直接记载,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传,需谨慎使用。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百紫千红八溟悲悼禀告比驯伯祖妣不谨缠丝玛瑙成格触禁出爵大概齐歹话斗兵恶相蜚集飞鳐风癞缝子觥酌丱覊观玩诃导黄原回含贱躬椒榝积甲山齐激灵檵木警卫连寄传苦荼密举螟蟊墨水池逆鳞瞟见擎受欺上罔下求间泉石膏肓屈埋群议臞臞曲碎塞性颾颾胜读十年书绅商树丛宿齿堂候土桧妥确未孚微矰温藉下推洗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