觥酌的意思、觥酌的详细解释
觥酌的解释
(1).饮酒。 唐 韦应物 《军中冬燕》诗:“光景不知晚,觥酌岂言频。”
(2).指酒杯。 五代 李存勗 《歌头词》:“火云烁,临水槛。永日逃繁暑,泛觥酌。”
词语分解
- 觥的解释 觥 ō 古代酒器,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大,丰盛:觥羊(大羊)。觥船。觥饭。 笔画数:; 部首:角;
- 酌的解释 酌 ó 斟酒:对酌。 饮酒宴会:便酌。清酌。 考虑,度量:酌办。酌定。酌情。斟酌。酌加修改。 笔画数:; 部首:酉;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觥酌(gōng zhuó)是汉语中具有文化意象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词义演变及文学应用三个层面解析:
一、字源解析
- 觥:象形字,甲骨文作“角器盛酒”形,本义为古代用兽角制作的酒器,后多指青铜酒器。《说文解字》释“觵(觥)”为“兕牛角,可以饮者也”。其形制腹椭圆、圈足、带盖,常见于商周礼器。
- 酌:形声字,从酉从勺,本义为挹取酒浆。《诗经·周南·卷耳》载“我姑酌彼金罍”,《毛传》注“酌,挹也”,引申为饮酒或酒宴。
二、词义内涵
“觥酌”原指以觥盛酒、行酒的行为,后扩展为:
- 宴饮场景:如《宋书·礼志》载“觥酌既陈,肴馔四珍”,描述酒器陈列的宴席。
- 文化象征:唐宋诗词中多借“觥酌”寄托情怀,如白居易“觥酌岂言分爵秩”暗喻人际亲疏。
三、文学意象
该词在文学中形成两类典型意象:
- 豪放之饮:苏轼《赤壁赋》“觥筹交错”展现洒脱酒宴。
- 孤寂之饮:陆游“夜阑孤坐自觥酌”映射独酌的寂寥。
参考来源:本文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及《全唐诗》《全宋词》典籍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觥酌”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 饮酒
指举杯饮酒的行为,常用于描述宴饮场景。例如唐代韦应物《军中冬燕》诗:“光景不知晚,觥酌岂言频。”
- 指酒杯
代指盛酒的器皿。如五代李存勗《歌头词》:“泛觥酌”,即以“觥酌”指酒杯。
二、字义分解
- 觥(gōng):古代用兽角制成的酒器,后泛指酒杯,形制多样,常见兽首装饰(如解释的“腹椭圆,兽头形盖”)。
- 酌(zhuó):本义为倒酒、饮酒,引申为斟酌、考虑,如“对酌”“自斟自酌”。
三、引证与用法
该词多用于诗文,如“觥筹交错”形容宴饮热闹,而“觥酌”更侧重饮酒动作或器具本身,常见于唐代至五代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皑白暗差北都备患比肩褂布线成劳撑拄辍功刺芡登闻鼓甸甸东寻西觅愤争抚弦根垓跟足恭显工言钩赜祼玉孤澹闺心淈尽含素黄童皓首画学毁沮溷厠活化石豁险笺表奖章减贾纠慝橘露袀玄空明洞天浪木类群良禽择木列土鲁男子冥翼悯然木星纽星坯模铅笔认贼作父篛笠摄缕神旺十四行诗时运水田衣通业完补无神蟹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