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倾衿 ”。推诚相待。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三:“我昔微游於世,数经诣之,乃能倾襟。”《魏书·彭城王元勰传》:“初, 勰 之定 寿春 也,获 萧寳卷 ……等数人, 勰 倾衿礼之,常参坐席。”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尹文端公》:“闻人才后进,则倾衿推轂,提训孳孳。”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楹联賸话》:“寄輓 归安 沉香城 别驾云: 淮浦 最倾襟,脱颖为君欣得地; 吴门 方扫榻,遗函报我已升天。”
“倾襟”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较为统一,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倾襟”亦作“倾衿”,意为推诚相待,指以真诚的态度敞开心扉,表达坦诚相交的情谊。
二、语源与用例
三、近义词与语境
四、补充说明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常见于古典文献研究或文学创作,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情感色彩。
《倾襟》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倾和襟。
拆分部首和笔画:
「倾」的部首是「人」,总笔画数为8。
「襟」的部首是「衣」,总笔画数为15。
来源:
《倾襟》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大雅》中的一句诗:「契人不我好兮,君子信而襟。」意思是虽然朋友不待见我,但是君子却怀着信任。在这里,「襟」表示内心的情感。后来,「倾襟」被引申为倾诉、倾述内心真实感情。
繁体:
「倾襟」的繁体写法是「傾襟」。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倾襟」的写法与现在相同,没有太大变化。
例句:
他遇到了一个朋友,两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互相倾襟分享彼此的心事。
组词:
倾听、倾诉、倾情
近义词:
倾吐、倾述、倾诉
反义词:
闭口、保留、隐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