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加诱导。《论语·颜渊》:“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陆德明 释文:“道,导也。”
(1).犹正道。 汉 陆贾 《新语·明诫》:“ 周公 以比德於五帝,斯乃口出善言,身行善道之所致也。”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陛下亦宜自谋,以諮諏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詔。”《北齐书·后主幼主纪论》:“﹝ 高纬 ﹞始自襁褓,至於传位,隔以正人,闭其善道。” 明 李贽 《复周柳塘》:“窃前贤之善道,卑善柔之贱态,附直谅之后列,直欲以完名全节付二老。”
(2).好的途径,好的方法。 明 刘基 《槐阴读书图序》:“观听动息,凡有所接,必使可以有所警者,进脩之善道也。”
(3).古地名。今 安徽 盱眙县 北。《左传·襄公五年》:“ 晋 将为之合诸侯,使 鲁 卫 先会 吴 ,且告会期。故 孟献子 、 孙文子 会 吴 于 善道 。”
“善道”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主要解释:
善加诱导
源自《论语·颜渊》:“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意为以善意引导他人,若对方不接受则停止劝说。此义强调劝导的智慧与分寸。
正道(正确的道理或途径)
汉陆贾《新语》提到“身行善道”,诸葛亮《出师表》亦用“谘诹善道”劝谏君主遵循正道。此义指符合道德、伦理的准则或人生方向。
好的方法或途径
如明代文献中“善道”指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例如“治国善道”可引申为良策。
古地名
指今安徽盱眙县北部地区,属历史地理概念。
“善道”的古典含义以引导、正道为主,现代用法则更丰富。若需深入考证,可参考《论语》《新语》等文献,或查阅权威词典。
善道是一个中文词汇,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应用。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个词的含义、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与之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善道是一个有关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的词汇。它指的是善良、正直的道路或生活方式。在中华文化中,善道被视为一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和指引。
善道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善和道。善部首是口,道部首是辶。善字共有12个笔画,道字共有9个笔画。
善道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典文献,如《易经》、《论语》等。这些文献中涉及到的善良、正直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被概括为善道。
在繁体字中,善道的写法与简体字保持一致,没有特别的变化。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善字的写法与现代写法基本相同。而道字在古代写法中常用镀字和品字两种写法表示。
1. 按照善道行事,心怀善念。
2. 践行善道,尽心助人。
3. 他一直秉持着善道的原则,为人民奉献了一生。
善良、善待、善行、善举、善念等。
善良、正直、道德、美德等。
邪恶、不道德、恶劣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