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督府的意思、督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督府的解释

[a military office] 军府

详细解释

军府;幕府。《北史·崔伯谦传》:“ 文襄 将之 晋阳 ,劳之曰:‘卿骋足 瀛 部,已著康歌。督府务总,是用相授。’” 宋 曾巩 《寄郓州邵资政》诗:“督府恩容久,芳笺讯问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督府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古代掌管军事或地方军政事务的官府机构。以下从权威词典及历史文献角度分述其释义:

一、基本释义

  1. 军事管理机构

    指古代中央或地方设置的都督府,为军事统帅机构。如唐代于重要州郡设都督府,掌管辖区兵马、镇戍事务,长官称都督。此义项源于古代军事制度,强调对军队的监督与统辖职能 (《汉语大词典》)。

  2. 地方行政中枢

    明清时期演变为总督衙门的简称。总督作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其办公官署称“总督府”或“督府”,主管一省或数省军民要政,兼具行政与军事指挥权 (《中国历史大辞典》)。

二、词源与演变

三、权威文献例证

四、现代使用场景

现代汉语中,“督府”一词主要用于历史研究、古籍文献及古装影视作品中,指代古代高级军政官署,日常口语已罕用。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 《古代职官辞典》(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督府”是古代中国官制中的重要概念,其含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演变,主要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一、基本定义

“督府”指由中央政府委派、负责监督或管理地方事务的官员或机构。其核心职能包括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及调解地方纠纷。

二、历史演变与职能

  1. 早期军事属性
    唐代以前,“督府”常指军府或幕府,如《北史》记载的“督府务总”及宋代曾巩诗中“督府恩容久”,均体现其军事管理职能。

  2. 明清时期的行政中枢
    清代“督府制”发展成熟,成为地方军政核心。例如直隶总督府(今河北保定)作为九大总督驻地之一,统管直隶地区军政要务,参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等重大事件决策。此时督府权力高度集中,甚至影响中央与地方关系,为近代军阀割据埋下伏笔。

  3. 与唐代制度的区别
    唐代边疆设“都督府”负责军事防御,而“都护府”则兼具行政与边防职能,两者地位高于专管少数民族的“羁縻府州”。

三、比喻与延伸用法

该词也用于比喻权威管理机构或个人,如“部门主任如督府般监督工作”。

四、历史意义

督府制度体现了古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博弈,尤其在清朝,通过“督府同城分治”等设计强化控制,但也因权力矛盾影响政令执行。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如直隶总督府历任官员),可参考、10的详细历史记录。

别人正在浏览...

备善仓谷仓龙嶒峨朝闻夕死朝序车驰马骤承先启后处士横议粹藻代代相传呆腐蜑雨砥身砺行遁秦恶语伤人六月寒革化号名黑货红薯火挟夹径驾凌交道脚忙手乱金刻蝍蛆甘带吉人济世安人科名人诳燿郎伯鬣葵淩逼满坐风生茂才嬭胖牛彘胞排险瞥捩剖说穷径七子镜人工降雨柔种三部曲手行水府税吏漱玉嘶嗄谇诼踏脚板填画推头望风响应香螺先条泄怨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