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案无留牍的意思、案无留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案无留牍的解释

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干练、及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案无留牍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字面指“桌案上没有积压的文书”,引申为形容官员处理公务及时高效、政务清明无积压的状态。该成语由“案”“无”“留”“牍”四字构成,其中“牍”特指古代书写用的木简或公文,与“案”形成办公场景的具象关联。

从语义演变角度看,“案无留牍”最早见于《宋史·职官志》,记载宋代官员考课标准“勤于职事,案无留牍”,后被《汉语大词典》收录为典型政务类成语。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8页将其定义为“形容处理公务及时,没有积压未办的文件”,强调行政效率的正面评价。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成语源流大词典》指出该成语在明清时期广泛用于地方官吏考绩文书,如《明史·循吏传》记载清官况钟“剖决如流,庭无滞讼,案无留牍”。

在语用层面,该成语现代多用于褒奖公务员或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如《人民日报》2023年政务改革专题报道曾以“数字政务助力案无留牍”为题,肯定某市行政审批局的办事效率。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成语学习词典》建议该成语适用于书面语体,常与“勤勉尽责”“夙夜在公”等词搭配使用。

参考资料:

  1.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2.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成语源流大词典》
  3.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成语学习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案无留牍”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1.释义

“案”指狭长的桌子(古代官员办公所用),“牍”是古代书写用的木片,引申为公文、文书。整个成语意为“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处理公务高效、及时,办事干练。


2.出处

最早见于清代朱彝尊的《商丘宋氏家乘》序言:“一十七年,国奢示之以俭,事烦行之以简,月要岁会,久而案无留牍。”(意为通过精简事务,长期坚持后公文不再积压)。


3.用法与结构


4.例句


5.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原文或历史典故,可参考权威词典或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八石鄙笑尝寇冲天鹤创观脆性道送读礼頞蹙放恣饭辙俸给讽念覆车之鉴负期箇儿钱更头勾起豪壮淮南体话长説短回还将伯艰难竭蹶教门嚼啮精严局陈痀慺剧秦课治空霜陋谬禄马毛牛黏液潘髩漂汩平概贫僧颀甫庆色蕤宾删薙烧镫申拔射棚矢秽十三篇双井派束身自爱四拜私事唐宋八大家退香完计卧冰无产阶级寤怀小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