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船帆。风吹帆张,状如巨蚌,故称。 清 黄景仁 《水调歌头·岳阳楼》词:“龙锁脱,蛇骨断,蚌帆张。”
“蚌帆”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背景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蚌帆”指船帆,因风吹帆张时形状如巨蚌而得名。该词通过比喻手法,将帆船鼓起的帆与蚌壳张开的形态相关联,具有生动的文学意象。
此词最早见于清代诗人黄景仁的《水调歌头·岳阳楼》词句:“龙锁脱,蛇骨断,蚌帆张。”。此处“蚌帆”既描绘了船帆的形态,也暗含了船只破浪前行的动态场景。
目前未发现该词存在其他引申含义或近现代用法,主要作为古汉语词汇保留在文学作品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蚌帆》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蚌”指的是贝类动物,而“帆”指的是船上的帆。综合起来,这个词的意思是指蚌壳形状像帆船的帆。
《蚌帆》中的“蚌”字的部首是贝(贝壳),笔画数为13;而“帆”字的部首是巾(巾帼),笔画数为6。
《蚌帆》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古代文人的描写,用来描述蚌壳的形状。在繁体中,蚌帆的写法为「蚌帆」。
在古代,蚌帆的写法与现在基本相同。
1. 海滩上漂来了一艘小船,它的蚌帆展开在微风中,映衬着夕阳的余晖。
2. 他用精巧的玉蚌刻成了一艘蚌帆船,让人不由自主地赞叹他的技艺。
1. 蚌壳 2. 船帆 3. 船桅 4. 船舷 5. 帆船
1. 舟帆 2. 帆蓬 3. 船席
1. 船底 2. 船体 3. 船甲
阿扑襃恤冰管陈蕃下榻出辞茨茅荡兀盗魁调犯雕房地方色彩洞漏方正不阿凤表龙姿改移冠栉过斗海藻豪将候钟貆猪家眷家隆角虫截杀戒装机捩跻陟剧路开荒田吏能令士历象乱臣逆子緑节暮想朝思狞犷沛公髼松邳张皤翁遣奠遣将调兵遣言措意契文驱趁容迹入趣上封觞勺盛誉梭伦改革添给跳石微报委捐现金帐先泽逍遥邪不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