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雕缛的意思、雕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雕缛的解释

雕镂彩饰。引申为修饰文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古来文章,以雕縟成体,岂取 騶 奭 之羣言雕龙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雕缛”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文辞或事物的雕琢修饰过于繁复华丽,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意指过分追求形式上的精巧细密而可能忽略了实质内容或自然之美。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字义分解与核心含义

  1. 雕:

    • 本义指在竹木、玉石、金属等材料上进行刻画、镂刻,使其成为花纹或器物。
    • 引申义为刻意地修饰、刻画、润饰。在文学艺术领域,指对文字、语言进行精心的加工、锤炼。
    • 来源参考: 《说文解字》:“雕,琢文也。” 意指雕刻花纹。
  2. 缛:

    • 本义指繁密的彩饰、花纹。
    • 引申义为繁多、琐碎、繁杂、华丽。
    • 来源参考: 《说文解字》:“缛,繁采色也。” 意指繁密的彩色装饰。 《玉篇》:“缛,饰也。” 也指装饰。
  3. 雕缛(合义):

    • 将“雕”的刻意雕琢修饰与“缛”的繁复华丽结合起来。
    • 核心含义: 形容文辞、技艺或事物被过分地雕琢刻画,装饰得极其繁复、华丽、细密。它强调的是一种过度的人工修饰状态,往往隐含着形式大于内容、矫揉造作、失去自然本真的批评意味。
    • 常见语境: 主要用于文学批评、艺术评论领域,形容文风、词藻、工艺等过于堆砌辞藻、追求形式技巧而显得累赘、不自然。

二、文学批评中的运用与权威释义

“雕缛”一词在古代文论中常被用来批评六朝骈文等过分追求形式美的文风:

  1. 刘勰《文心雕龙》: 虽然未直接使用“雕缛”一词,但其《情采》篇强调“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批评了“繁采寡情,味之必厌”的现象,这正是对“雕缛”文风(过分雕琢辞藻而缺乏真情实感)的批判。其《风骨》篇提倡“风清骨峻”,也隐含了对浮华雕缛文风的否定。

    • 来源参考: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文心雕龙·风骨》。
  2. 陆机《文赋》: 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虽肯定文采,但也隐含对过度追求“绮靡”(华丽)可能导致雕缛的警惕。

    • 来源参考: 陆机《文赋》。
  3. 权威词典释义:

    • 《汉语大词典》: 对“雕缛”的解释明确指向其核心含义:“雕琢文饰。多指文辞的雕琢修饰过于繁复。” 并引用清代文人言论佐证其用法。
      • 来源参考: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 《辞海》(或类似大型辞书): 通常会解释为“雕琢修饰过于繁缛”,强调其“过分修饰、繁琐”的贬义色彩。
      • 来源参考: 《辞海》(夏征农、陈至立主编)。

三、总结释义

“雕缛”一词的详细含义可总结为:

雕缛,意指对文辞、技艺或事物进行过分精细繁复的雕琢和修饰,追求形式上的极端华丽与细密。它特指一种过度人为加工、堆砌技巧的状态,常带有贬义,暗含形式掩盖内容、矫揉造作、失去自然质朴之美的批评。该词源于“雕”(刻意雕琢)与“缛”(繁复华丽)的本义结合,是古代文论中批评浮华文风的重要概念。

网络扩展解释

“雕缛”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diāo rù,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基本释义

2.语境与用法

3.相关概念

4.现代适用性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于古典文学研究或艺术评论领域。其核心意义可类比当代“形式主义”或“过度设计”等概念。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文心雕龙》中的具体语境或建筑装饰案例,可参考原始出处。

别人正在浏览...

抱暑抱怨背信弃义兵役制度波峰乘车入鼠穴称谀抽抽趔趔褚小杯大词素村务女稻田缔约端良胹合官壶关系推理过晌猾长皇庭回天挽日奬引交托甲正金屋贵金玉良言钜夫看风行船康富空嚣燎彻灵泛门到户说门家妙赏凝华妞子曝献庆忌冠轻锐清允清卓丘木全功羣流盛称省率声希味淡神合舍业仕宦说三道四吞吃晚节黄花晚学生为期不远文考午火夏禹新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