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李的意思、短李的详细解释
短李的解释
指 唐 代诗人 李绅 。《新唐书·李绅传》:“﹝ 绅 ﹞为人短小精悍,於诗最有名,时号 短李 。”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笑劝 迂辛 酒,闲吟 短李 诗。”《山静居诗话》引 清 洪简 《自遣》诗:“独行已少 长沮 耦,觅句难齐 短李 才。”
词语分解
- 短的解释 短 ǎ 长度小,与“长(俷 )”相对:短期。短暂。短促。短途。短命。短讯。短浅。短兵相接。短小精悍。 缺少,欠:短少。短缺。 缺点:短处。护短。取长补短。 欠缺长 笔画数:; 部首:矢; 笔顺编号:
- 李的解释 李 ǐ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
专业解析
"短李"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特定称谓,具有以下详细含义:
一、本义:指唐代诗人李绅
- 来源典故: 该称呼最早见于《新唐书·李绅传》。李绅身材短小精悍,而当时同在朝为官且关系密切的诗人白居易(乐天)在诗文中戏称他为“短李”。例如,白居易在《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中写道:“笑劝迂辛酒,闲吟短李诗。”这里的“短李”即指李绅。
- 人物背景: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是中唐著名诗人、政治家,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之一,其代表作《悯农二首》(“锄禾日当午”、“春种一粒粟”)千古传诵。他官至宰相,封赵国公。
二、引申义:对李绅的雅称或戏称
- 文人间的戏谑与亲密: “短李”最初是朋友间(特别是白居易)对其身材特征的善意调侃,体现了文人交往的诙谐与亲密关系。因其流传甚广且李绅本人成就斐然,逐渐演变为一种带有亲切感的雅称。
- 文学指代: 在后世诗文中,“短李”常被用作李绅的代称,尤其在提及他与元稹(微之)、白居易(乐天)等人交往唱典故时。如清代文人笔下仍有“老元(元稹)短李(李绅)歌行”的说法。
三、用法总结
“短李”一词专用于指代唐代诗人李绅,是其绰号或别名。它承载了特定的历史人物信息和文人交往的轶事,常见于古代诗文及对其的评论中,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文化内涵。
主要参考来源:
- 《新唐书·李绅传》:记载了“短李”称呼的原始出处(中华书局点校本)。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对“短李”词条的解释,确认其指李绅及来源。
- 《全唐诗》及相关研究:收录白居易等提及“短李”的诗作及对李绅生平的研究(如中华书局《白居易集笺校》)。
网络扩展解释
“短李”是唐代诗人李绅的别号,源自其身材短小但诗才出众的特点。以下为详细解释:
-
词义来源
据《新唐书·李绅传》记载,李绅因“为人短小精悍,於诗最有名,时号短李”。该称号既体现其身形特征,又强调他在诗歌领域的卓越成就。
-
文学印证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中写道“闲吟短李诗”,直接以“短李”代称李绅,可见这一别号在当时的文人圈中已被广泛接受。
-
历史评价
“短李”之称反映了李绅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其代表作《悯农二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至今广为传诵,与元稹、白居易同属新乐府运动的核心人物。
“短李”是对李绅身形与诗才的双关称谓,既含戏谑意味,又彰显其文学造诣,成为唐代诗坛的独特文化符号。
别人正在浏览...
柴毁差降冲深从者摧谢旦倈打账硐砂恶煞蹯踞凤策桂冠鬼精灵虾蟆陵贺宴花毦货室火炭监括颊权谨厚机幸看台快意当前枯波阔人罍罂鸬鹚杓鲁颂録问没什麽母体孬包内机虐用忸怩作态洽览前清切中时弊清身起因荣啓期三鉴使下霜露感水数制舒鴈俗意趿拉板铁则同源异流挽士卫生裤猥拙无畏施襄王梦香尉掀天斡地小眠校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