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逗留 ”。1.停留,暂时不继续前进。《汉书·匈奴传上》:“上以虎牙将军不至期,诈增卤获,而 祁连 知虏在前,逗遛不进,皆下吏自6*杀。”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律语也,谓军行顿止,稽留不进也。’”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逗留热尔肠,十里却呼号。”《金史·蒙古纲传》:“凡行赏必求形迹,过为逗遛,甚未可也。”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余以连日逗留,急欲赶渡,食不下咽,强啖麻饼两枚。” 叶圣陶 《倪焕之》二:“父亲看着文稿上浓朱的夹圈,笑意逗留在嘴角边。”
(2).延误,耽误。 唐 李德裕 《代彦佐与泽潞三军书》:“ 卢从史 首鼠两端,贪狠成性,包隐奸慝,逗留兵机。”《元典章·户部五·家财》:“各处官司,循情不行,详认事体,以是为非,逗遛到今,不与从公归结。” 清 李渔 《慎鸾交·久要》:“况有箇爱儿慈母从旁唧啾,又没箇逆夫愚妇于中逗遛,怎见得众冰人撮不的 巫山 就?”
(3).间歇,停顿。 唐 寒山 《诗》之二六八:“寄语食肉汉,食时无逗遛。”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乐府或时无韵,是犹《周颂》诸篇,不应常节,盖其逗留曲折,非韵所持,固诗之特异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逗遛汉语 快速查询。
逗遛(dòu liú)是汉语中表示“停留”“耽搁”的书面语词汇,具有以下核心含义与用法:
短暂停留
指在行程中暂时停下,不继续前进。
例:途中遇雨,逗遛半日方启程。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故意拖延
强调因主观原因延迟行动或决策。
例:公务紧急,不可逗遛。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早期文献中,“逗遛”亦作“逗留”,《汉书·匈奴传》载“逗遛不进”,指行军停滞(《辞源》商务印书馆)。
当代以“逗遛”为规范写法,但“逗留”更常见于日常用语(《国语辞典》台湾教育部)。
词汇 | 差异点 | 例句 |
---|---|---|
逗遛 | 强调书面化、主观延迟 | 因事逗遛,未能如期赴约。 |
滞留 | 多指客观受阻 | 航班滞留机场三小时。 |
盘桓 | 含从容停留之意 | 在故居盘桓数日。 |
文学经典:
《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若逗遛不进,甘当军令。”
来源: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
法律文书:
《唐律疏议》规定“行军逗遛者斩”,突显其严肃性(《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中华书局)。
多用于正式文本或强调责任性的场景,口语中常用“停留”“耽搁”替代。
港澳地区仍保留“逗留”写法(《港澳实用词典》三联书店)。
说明:因权威词典的在线版本需订阅访问(如《汉语大词典》www.hydcd.com),建议通过图书馆查阅纸质版获取完整释义。古籍引用依据通行校勘本,现代规范以国家语委《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
“逗遛”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òu liú(部分资料中注音为dòu liù),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如果需要更具体的古文例句或历史用法,可以参考《汉书》《元典章》等文献来源。
谙分拔罐子胞厨暴狠贲饰别馆笔墨畦惭耻仓恍仓廪吃板子螭龙迟懦簇集达显砥节风措复文富羡杠枱割哀革盆歌章工具钢狗男女寒径喝叱黄耳蕈价人棘地荆天距路空慧困控灵玄龙争虎斗鸾鷄螺呗律堂眉耉杪小谱表巧诈青舫青门桥取媚宂流上陵下替沙壹仕贫首鼠说彻说结庶叔桐江同学究出身晚代物论相间小锣些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