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grafe;iron hoop] 建筑中用以将石料夹在一起的箍
铁制的圆环。箍在器物之外,起固定作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防救失火》:“蔴搭用杆长丈五六尺者,缀以多蔴,钉以铁箍。”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二:“还有今天?我当他这饭碗是铁箍箍住了。”
“铁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基本定义
指铁制的圆环,通常用于固定或加固器物,例如捆绑木桶、加固建筑石料等。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外部束缚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常见于传统手工艺或建筑领域。
结构与用途
文献例证
清代黄六鸿在《福惠全书》中提到“钉以铁箍”,描述用铁箍加固消防工具“麻搭”;赵树理的小说《李有才板话》中也用“铁箍”比喻对事物的牢固控制。
引申含义
在成语中,“铁箍”可比喻严格的约束或限制,例如形容制度、规则对人的束缚。
若需进一步了解其工艺细节或文化背景,可参考建筑史或传统工具类文献。
《铁箍》是一个形容词,意为用铁制成的箍。
《铁箍》的部首是钅(金字旁),总共有10个笔画。
《铁箍》是由金属名词“铁”和动作动词“箍”组合而成。形容用铁制成的箍。
《铁箍》的繁体写法为「鐵箍」。
在古时候,曾有一种古汉字写法,将《铁箍》写作「鐵箍」。
1. 水缸上有一圈铁箍,防止它破裂。
2. 土豆袋子的口都用铁箍扎紧。
铁链、铁锤、铁丝、铁板、铁钉
铁圈、铁环、铁片、铁制箍
木箍、竹箍、绳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