郖津的意思、郖津的详细解释
郖津的解释
古渡口名。 黄河 在 河南 与 山西 之间的渡口。 隋 末置 郖津关 , 唐 废关置津,俗称 郖津渡 。在今 河南省 灵宝县 西北。《三国志·魏志·杜畿传》:“遂诡道从 郖津 度。”
词语分解
- 郖的解释 郖 ò 古渡口名,在今中国河南省灵宝县。 笔画数:; 部首:阝; 笔顺编号:
- 津的解释 津 ī 渡水的地方:津渡。关津。津要。问津。 口液,唾液:津液。津津有味。 汗:遍体生津。 滋润,补:津润。津贴。 中国天津市的简称。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郖津”是古代黄河的重要渡口,其详细解释如下:
1.地理位置
郖津位于黄河中游,地处河南与山西交界处,具体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北部。因黄河南岸有支流浢水(或郖水)汇入,故得名。
2.历史沿革
- 隋代:在此设置“郖津关”,作为军事要塞和交通枢纽。
- 唐代:废关改设渡口,称“郖津渡”,成为黄河两岸商贸、军事往来的重要通道。
3.文献例证
郖津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例如《三国志·魏志·杜畿传》提到“遂诡道从郖津度”,表明三国时期已作为渡口使用。
4.名称异写
部分文献中“郖津”也写作“浢津”,因“郖”与“浢”为通假字,二者指向同一地点。
郖津是黄河中游的古代战略要地,兼具军事防御与交通功能。其名称、位置及历史变迁在《水经注》《三国志》等文献中均有印证,是研究古代黄河渡口的重要例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郖津(dòng jīn)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具有多种意思。它的拆分部首是“阝”和“水”,总共有10个笔画。郖津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周易》一书,在其中被用来形容一种水位低下的河流。郖津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代时期,汉字的写法与现在略有不同。然而,郖津的字形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它的古字形可以通过考古文献和金石碑刻来推测。
以下是一个使用郖津一词的例句:
1. 这座城市周围环绕着郖津,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
2. 郖津水流湍急,却养育了一片富饶的土地。
除了郖津,也可以使用以下其他词语来描述相似或相关的概念:
1. 并津(bìng jīn)
2. 川流不息(chuān liú bù xī)
3. 泉水(quán shuǐ)
而与郖津相反的词语可能是:
1. 峡谷(xiá gǔ)
2. 干流(gān liú)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摆样子碧鸡坊荜门超峻出荷点金乏术递递迢迢洞案督署房书愤风惊浪蜂拥帉錔肤理该面告脱羹墙古赋瑰大古自海伯怀痾黄鹄楼伽楠减产极大值结帐近里啾嘈楷范空床枯毁连缘灵晖离逖炉头曼长面论南米偏过扁舟意前忿清若空搉油三岛三谣铩羽暴鳞身微言轻十家锅灶九不同蒴轴司蠹厮守撕咬调三斡四微秩武猷鰕帘详求霞梯下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