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缶钟惑的意思、二缶钟惑的详细解释
二缶钟惑的解释
谓对缶和钟两种盛器的容量大小分不清楚。比喻是非不明。《庄子·天地》:“以二缶钟惑,而所适不得矣。” 王先谦 集解引 郭嵩焘 曰:“缶钟皆量器,缶受四斛,钟受八斛。以二缶钟惑,谓不辨缶钟所受多寡也。持以为量,芒乎无所适从矣。”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己既自迷,又使他人沦陷,岂直二缶钟惑而已乎?”
词语分解
- 二的解释 二 è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双,比:独一无二。 两样,别的:二话。不二价。 两 笔画数:; 部首:二; 笔顺编号:
- 惑的解释 惑 ò 心疑不定,不明白对还是不对:疑惑。困惑。惶惑。智者不惑。 使迷乱:迷惑。惑乱。惑人耳目。蛊惑人心。 笔画数:; 部首:心;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二缶钟惑”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èr fǒu zhōng huò,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1.基本释义
- 字面意义:缶(fǒu)是古代较小的盛器(如瓦罐),钟是较大的容器。成语字面指分不清两者的容量大小。
- 比喻意义:形容人连基本的是非道理都分辨不清,引申为思想混乱、缺乏判断力。
2.出处与典故
- 源自《庄子·天地》:“以二缶钟惑,而所适不得矣。”
- 庄子通过对比缶与钟的容量差异,讽刺那些因认知局限而迷失方向的人,强调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3.用法与示例
- 语法功能:多作宾语或补语,用于描述人分不清是非的状态。
- 例句:章炳麟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写道:“己既自迷,又使他人沦陷,岂直二缶钟惑而已乎?”
4.延伸解析
- 感情色彩:含贬义,常用于批评缺乏判断力的行为。
- 关联成语:与“是非不分”“混淆黑白”等意义相近,但更强调对基本事物的认知错误。
5.现代启示
该成语提醒人们需具备清晰的逻辑和判断力,尤其在复杂情境中避免被表象迷惑,需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
如需进一步了解《庄子》原文或章炳麟的引用案例,可参考相关古籍或历史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二缶钟惑》是一个词语,拆分成的部首是二缶、钟、惑。它的来源是中文发展演变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新词,没有繁体写法。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没有二缶钟惑这个词。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特定的例句,因为它通常用作单独的词语。暂时没有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可以与之对应。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