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阏与的意思、阏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阏与的解释

(1).谓阻截犹豫未定的野兽。《汉书·扬雄传上》:“三军芒然,穷冘閼与。”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冘,行也;閼,止也。言三军之盛,穷閼禽兽,使不得逸漏也。” 高步瀛 义疏引 吴仁杰 曰:“此赋言三军捕禽兽,行者穷追之,未定者閼止之耳。”

(2).地名。 战国 时 韩 邑,后属 赵 。在今 山西省 和顺县 西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 伐 韩 ,军於 閼与 。”《史记·秦本纪》:“中更 胡阳 攻 赵 閼与 ,不能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阏与(yù yǔ)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历史词汇,其释义可依据不同语境分为以下三类:

一、地理概念 作为战国时期赵国地名,阏与位于今山西省和顺县境内。该地因公元前269年发生的「阏与之战」闻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奢在此以少胜多击败秦军。此用法属专有名词,常见于历史文献。

二、动词词性 《说文解字》释「阏」为「遮壅」,表阻塞之意,「与」作连词时引申为关联。二者组合可解作「受阻而关联」,但此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罕见,仅见于古代典籍的特殊语境。

三、音韵学现象 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标注「阏与」存在异读现象,指出该词在特定方言区存在声调变异,属于古汉语音韵流变的例证。

文献参考: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地名条目
  2. 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卷八十一
  3. 许慎《说文解字》卷十一
  4.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阏字注疏

网络扩展解释

“阏与”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根据具体语境和发音区分:

  1. 地名(yù yǔ)
    指战国时期韩国的城邑,后被赵国占领。具体位置有两种说法:

    • 山西沁县册村镇乌苏村();
    • 山西和顺县西北()。
      历史记载中,秦国与赵国曾在此爆发著名的“阏与之战”,如《史记》中赵奢率军大破秦军即发生于此。
  2. 动作释义(è yǔ)
    表示“阻截犹豫未定的野兽”,引申为军事上的围困或截击行为。该义项出自《汉书·扬雄传》中的“三军芒然,穷冘阏与”,孟康注:“阏,止也”,指军队穷追猛打、封锁退路()。

  3. “阏”的独立含义

    • 读è 时,表“阻塞、壅塞”,如“阏塞”“阏绝”();
    • 读yān 时,特指匈奴单于正妻“阏氏”()。

提示:现代使用中,“阏与”多指地名,需注意古汉语中不同读音对应的含义差异。如需进一步考证地名争议,可参考《中国历史地图集》等权威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暗弱无断谤词贬官豳钥参玩车座攒心盒子东趋西步东山复起迩怨分花约柳分虎竹覆车服臆符印缟綦跟屁虫过卯孤帏谷子豪商巨贾花把戏化裁回迁兼通嘉偶进锋精干今日箇进设乣军就上季友伯兄髡人栏子马缧囚领路廪生流莩鸣铎谬采虚声腻虫泥滞偏卒起拨清腴钦惟荣哀乳鉢三王墓杀鸡抹脖韶光淑气胜致识业索落桃蠹套服外野萎哲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