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官的意思、耳目官的详细解释
耳目官的解释
(1).指耳、目两种器官。《孟子·告子上》:“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 杨伯峻 注:“耳朵眼睛这类的器官不会思考,故为外物所蒙蔽。”
(2).借指负责视听的亲近侍从之臣。《书·冏命》:“尔无昵於憸人,充耳目之官。” 孔 传:“汝无亲近於憸利小子之人,充备侍从,在视听之官。”
(3).专称御史。《新唐书·韩琬传》:“御史乃耳目官,知而不言,尚何赖?”《新唐书·韦思谦传》:“耳目官固当特立,鵰、鶚、鹰、鸇,岂众禽之偶?”
词语分解
- 耳的解释 耳 ě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坕 )。耳垂。耳鬓厮磨(?)。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耳房。鼎耳。 听说:耳闻。耳软。耳顺
网络扩展解释
“耳目官”一词在古籍中有三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指耳、目两种器官
- 这是该词最基础的生物学含义,直接指代人体的听觉(耳)和视觉(目)器官。例如《孟子·告子上》提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杨伯峻注释为“耳朵眼睛这类的器官不会思考,故为外物所蒙蔽”。
2.借指负责视听的侍从之臣
- 古代将“耳目”比喻为君主身边负责监察、传递信息的近臣。如《尚书·冏命》记载:“尔无昵於憸人,充耳目之官”,孔传解释为“侍从之臣需避免亲近小人,应专注视听职责”。
3.专称御史(监察官员)
- 在唐代,“耳目官”特指御史,强调其监察职能。《新唐书·韩琬传》提到:“御史乃耳目官,知而不言,尚何赖?”说明御史需主动谏言,否则失职。
“耳目官”从人体器官的本义,逐渐演化为对监察职能的比喻,体现了古代政治中“视听”与“监督”的紧密关联。其含义的扩展反映了官职命名中常见的借喻手法。
网络扩展解释二
《耳目官》是一个汉字词组,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耳和目。它的拆分笔画是15画。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制,指的是负责监听和监视的官员。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它的繁体形式为「耳目官」。
下面是一个例句:他被任命为耳目官,负责搜集情报。
通过组合其他词语,可以形成一些相关的词组,如耳目一新、目无余子等。
近义词可以是耳聪目明、耳察目击等。
反义词可以是目盲耳聋、对耳目官不闻不问等。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我很乐意帮助你。
别人正在浏览...
罢兵半刻贝货碑林贲石鄙薄不相称不足言澈漠陈谢刀剑抵鹊咚咚渎扰帆楫封杀风雨佛舍高级光颜旱殃皓簳烘云托月检核饥黎瞰睨客套语口沉郎猫揽胜陵斥伶人仑菌轮铡慢动作面扬暝阴木夹排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钱纲谦恭下士卡子齐洁倾否求聘缺折裙裾稔谋日新月盛三天两头射箭沈沈设主人世名实年豕食鹔鹴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