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卷的意思、披卷的详细解释
披卷的解释
[read] 打开书卷,指看书
详细解释
开卷,读书。《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至於夜步月而弄琴,昼拱袂而披卷,一生之内,与此长乖。” 宋 陆游 《纵笔》诗之三:“归从册府犹披卷,了却官书更赋诗。” 清 沃田居士 《<海鸥小谱>跋》:“披卷缠6*绵,如入柔乡。”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三章:“否则寒舍东西诗集不少,亦可挑灯披卷。”
词语分解
- 披的解释 披 ī 覆盖在肩背上:披星戴月。 穿戴:披挂。披甲。 打开,散开:披襟。披阅。披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披靡。 劈开,裂开:竹竿披了。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卷的解释 卷 à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长卷。画卷。手卷。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上卷。第一卷。藏书十万卷。卷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 考试用的纸:试卷。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案卷。 舒 卷 (捲) ǎ 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卷尺。卷帘子。 裹挟带动:卷入。卷扬。 弯转裹成筒形的东西:烟卷儿。纸卷儿。 舒 笔画数:; 部首:厄;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披卷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披卷”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pī juàn,字面意思为“打开书卷”,引申为阅读书籍。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析:
基本含义
- 核心解释:指打开书卷并阅读的行为,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强调沉浸于书籍的状态。
- 古籍例证:
- 《宋书·后妃传》提到“昼拱袂而披卷”,描绘白天专心读书的场景。
- 宋代陆游《纵笔》诗:“归从册府犹披卷”,表现读书不倦的态度。
用法与语境
- 文学描述:多用于诗文,如清代《海鸥小谱》中“披卷缠绵,如入柔乡”,形容读书时的细腻感受。
- 现代引申:部分资料(如)提到“公开宣布事物”的引申义,但此用法较少见,可能与特定语境相关,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注意点
- 发音:部分来源(如)标注为“pī juǎn”,但权威典籍及主流词典(汉典、沪江等)均采用“juàn”的读音。
- 与“开卷”区别:两者均指读书,但“披卷”更强调动作(展卷阅读),而“开卷”可泛指读书或考试形式(如“开卷考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宋书》、陆游诗词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披卷》的意思
《披卷》是一个词语,表示展开或打开卷轴、卷册或文件进行阅读或查看。
拆分部首和笔画
《披卷》的部首是手部(扌)和卷部(卩),共有11画。
来源
《披卷》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书制度。在古代,文书通常都是用卷轴的形式保存的。当人们需要查阅卷轴上的内容时,就需要将其展开或打开,这个动作是披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演化为表示阅读或查看文件的一种行为。
繁体
《披卷》的繁体字是「披卷」,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字书的记载,古时候《披卷》的写法为「披卷」,并未有较大变化。
例句
1. 他披卷一看,心中顿时明白了。
2. 每次我拜读这些古老的披卷,都感受到了深厚的历史底蕴。
组词
披阅、披读、展卷、翻卷
近义词
展开、翻开、翻阅、阅读
反义词
卷起、卷缩、合卷、封卷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