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勇的意思、朴勇的详细解释
朴勇的解释
朴实果敢。 彭芬 《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团丁必择朴勇农民充之,勿任游惰充数。”
词语分解
- 朴的解释 朴 (樸) ǔ 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朴素。朴实。朴厚。朴质。 朴 ò 落叶乔木,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果实球形,黑色,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朴 ō 〔朴刀〕古代的
- 勇的解释 勇 ǒ 有胆量,敢做:勇敢。勇毅。勇气。勇士。英勇。奋勇。 中国清代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的兵士:兵勇。劲勇。募勇。 姓。 怯 笔画数:; 部首:力;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朴勇"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朴"和"勇"两个字组合而成,其含义可以从这两个字的字义及其结合来理解。根据权威汉语词典的解释:
-
朴 (pǔ):
- 核心含义:质朴、淳朴、不加修饰、朴实无华。指人本性自然、不矫揉造作,或事物简单朴素。
- 词典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朴”的释义包含“朴实;质朴”(商务印书馆,2016年,ISBN 978-7-100-12450-8)。
- 引申:在形容人的品格时,常指性格敦厚、实在、不浮夸。
-
勇 (yǒng):
- 核心含义:勇敢、有胆量、有勇气、不畏艰难险阻。
- 词典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勇”的释义为“勇敢”(商务印书馆,2016年,ISBN 978-7-100-12450-8)。
- 引申:指在面对挑战、危险或需要担当时,能够挺身而出、无所畏惧的精神和行动。
-
朴勇 (pǔ yǒng):
- 合成词义:将“朴”和“勇”的含义结合起来,“朴勇”形容一种质朴而勇敢的品格或气质。
- 具体内涵:
- 质朴的勇敢:指这种勇敢不是源于外在的炫耀或冲动,而是发自内心的、本真的、未经雕饰的勇气。它体现了一种内在的坚定和力量。
- 实在的担当:拥有“朴勇”品质的人,其勇敢行为往往伴随着朴实、实在的特质,不张扬但关键时刻靠得住,敢于承担责任。
- 内在的统一:强调“朴”与“勇”的内在统一性,即淳朴的本性中蕴含着刚毅和勇敢的力量,勇敢的行动中又体现出质朴无华的特质。
- 使用场景: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精神风貌,特别是那些看似平凡普通,但在关键时刻展现出非凡勇气和担当的人。也用于赞美某种刚健、质朴、无畏的精神品质。
“朴勇”意指质朴无华而又勇敢无畏的品格。它描述的是一种将内在的淳朴实在与外在的勇敢担当完美结合的精神特质,强调勇敢是发自本心、不事张扬、坚实可靠的力量。
来源参考:
- 释义主要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著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出版。该词典是汉语规范化的权威工具书。如需在线查询,可访问商务印书馆官方网站的相关资源或授权电子词典平台(请注意,直接链接可能变动,建议通过官方渠道或权威图书馆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检索《现代汉语词典》电子版)。
网络扩展解释
“朴勇”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来形容人的品质,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 朴实果敢:指性格既淳朴实在,又勇敢果断,强调内外品质的统一。该词常用于赞扬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表现出的坚定与无畏。
词源与使用场景
- 词源:根据古代传说,曾有名为“朴勇”的人物以朴实勇敢著称,后人将其名字演变为成语,用以形容相似品质。
- 典型引用:近代文献如彭芬《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中提到“团丁必择朴勇农民充之”,强调选拔人员时注重朴实与果敢的特质。
- 适用情境:多用于文学、历史评价或日常称赞,如描述战士、领导者或普通人在逆境中的表现。
补充说明
- 读音与结构:
- 拼音为pǔ yǒng,其中“朴”为左右结构,“勇”为上下结构。
- “朴”在词中读作pǔ,意为“未经修饰的、淳朴的”,需注意与“朴树(pò)”“朴刀(pō)”等读音区分。
近义与反义词
- 近义词:淳朴刚毅、质朴无畏
- 反义词:虚伪怯懦、矫饰畏缩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例句,可以参考、3、6等来源的详细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暴暴襃谈备而不用本县笔润补述部帑撤保嗤鄙麤衣达知杜诗房室法套风旛共産主义贡祭刮面诡晖海龟虾蟆车寒林笋出黑会呴嘷健羡嘉日假讬机桥樛葛迹响开境空洞洞枯壑闚边緑云茗荈明法末由曩哲拿贼见赃内籀千乘之国谦恕謦谈屈草上进心牲犊圣智释绖石阑干诗社泗涕送欵索斗鸡桃腮粉脸腾霜骢天球仪投桃之报效节信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