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漂流。《战国策·齐策三》:“降雨下, 淄水 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2).漂浮,浮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酒色漂漂,与银光一体。” 唐 陆龟蒙 《和友人许惠酒以诗徵之》:“冻醪初漉嫩如春,轻蚁漂漂杂蘂尘。”
(3).漂泊。 唐 杜甫 《严氏溪放歌行》:“天下兵马未尽销,岂免沟壑常漂漂。”
(4).飞扬貌;高飞貌。《老子》“漂兮若无所止” 汉 河上公 注:“我独漂漂若飞若扬无所止也。” 汉 贾谊 《吊屈原赋》:“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
(5).浅青色。《释名·释采帛》:“漂漂,浅青色也。”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廓独潜而专精兮,天漂漂而疾风。”
(6).古代传说中南方山名。《吕氏春秋·求人》:“南至 交阯 、 孙朴 、 续樠 之国, 丹粟 、 漆树 、 沸水 、 漂漂 、 九阳 之山。”
(7).投小瓦片或小石片掠水面跳跃向前的一种游戏。《花城》1981年第1期:“时间又在一幢幢工厂的烟突上升起了,在孩子们放情投出的漂漂水纹上展开了。”
漂漂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主要有两层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本义指水流清澈、明净的样子,或物体在水面轻盈漂浮的动态。
示例:
“河水漂漂,可见游鱼。”(形容水流清澈)
“落叶漂漂于溪上。”(形容物体漂浮)
此义项源于“漂”的本义“浮于水面”,重叠后强化了轻盈、流动的视觉感。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引申义常见于口语(尤其北方方言),是“漂亮”的重叠形式,多用于夸赞外貌、服饰等,带有亲切或俏皮的语气。
语法特征:
来源:《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词性:状态形容词(本义)或口语化形容词(引申义)。
语法限制:
来源:《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
“漂漂”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漂流/漂浮
指物体随水流动或浮于水面。如《战国策·齐策三》中“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北魏《齐民要术》也提到“酒色漂漂,与银光一体”。
漂泊无定
形容人生流离失所。杜甫《严氏溪放歌行》有“天下兵马未尽销,岂免沟壑常漂漂”。
飞扬高飞
多用于描述鸟类或轻盈物体的动态。贾谊《吊屈原文》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即此意。
浅青色
古代对颜色的描述,见于《释名·释采帛》:“漂漂,浅青色也”。
游戏名称
指投掷瓦片或石片在水面跳跃的传统游戏(见于、4的记载,但具体文献出处未明确标注)。
注意:现代口语中“漂漂亮亮”为叠词用法,表示“美丽、整洁”,与古义不同。若需进一步考证具体文献例句,可参考《战国策》《齐民要术》等古籍。
安车骨边腹砭顽鄙倍並用避贤路惭慄参政议政尝胆卧薪朝权楚巫鬟刺棹促装大初呆不腾钉螺地平坐标系恩赦浮沈攻研光貌规瑱果尔寒渚烘衬角球稼器家弦户诵解休急脚鬼极限宽靖老经纶雷作廉深练文六泉马明菩萨煤面南蔽辟摽撇罢泼娼根前景七次量衣一次裁憩流畦畎铨定生嗔申申水簸箕遂成隧口随心所欲挞架贪情探擿土德文修武偃箱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