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篇卷的意思、篇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篇卷的解释

指书籍。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道书之出於 黄 老 者,盖少许耳,率多后世之好事者,各以所知见而滋长,遂令篇卷至於山积。”《隋书·经籍志一》:“俗儒趋时,益为其学,篇卷第目,转加增广。”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旧唐书》志后序云:‘ 三代 之书,经 秦 殆尽。 汉武帝 、 河间王 始重儒术,於灰烬之餘,拾纂亡散,篇卷仅而復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篇卷”是一个汉语复合词,主要用于古代文献和典籍领域,其含义可从构成它的两个单字“篇”和“卷”的本义及组合后的引申义来理解:

  1. “篇”的本义与引申:

    • 本义: 指古代书写用的竹简或木简编联成册的单位。古代文章写在竹简上,为便于阅读和保存,将写好的竹简按顺序用皮条或绳子编联起来,称为“一篇”。《说文解字》释“篇”为“书也”,段玉裁注:“书,箸也。箸于简牍者也。亦谓之篇。古曰篇,汉人亦曰卷。”
    • 引申义: 由此引申为具有独立内容或完整结构的文章、著作的单位。例如一首诗、一篇文章、一部书中的独立章节都可称为“一篇”。如《诗经》三百篇。
  2. “卷”的本义与引申:

    • 本义: 指可以卷起来的帛书或简册。在纸张发明和普及之前,帛(丝织品)也是一种重要的书写材料。帛书柔软,可以卷起来收藏,故称为“一卷”。《说文解字》释“卷”为“厀曲也”,本义是膝盖弯曲,引申为把东西弯曲裹成圆筒形,故用于指卷起来的书籍。
    • 引申义: 随着书写材料从简帛过渡到纸张,装订形式也从编简、卷轴演变为册页(线装书),但“卷”作为书籍分册或分部的单位名称被保留下来。一部大书往往分成若干“卷”。例如《史记》一百三十卷。
  3. “篇卷”的复合含义:

    • 泛指书籍、著作: “篇”和“卷”都是书籍的计量或构成单位,组合成“篇卷”后,常用来泛指书籍、典籍、著作本身。它强调的是书写成文、装订成册的文献整体。例如:“博览篇卷”(广泛阅读各种书籍)。
    • 指书籍的章节或分册: 有时也具体指书籍中的不同部分或分册。例如一部书可能包含若干“篇”或若干“卷”。
    • 强调文献的实体形式与内容: 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古代书籍物质形态(简册、卷轴)的痕迹,同时也指代其承载的文字内容。

“篇卷”的核心含义是指书籍、著作或其中的章节分册。它既反映了古代书籍的物质载体形式(编联的简册或卷起的帛书/纸卷),也指代了这些载体所承载的文字内容整体或部分。在现代汉语中,它主要作为一个较为书面化、带有古雅色彩的词汇,用于泛指书籍文献。

引用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篇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定义

“篇卷”指书籍或文献的统称,尤其用于描述古代典籍的篇章和卷册。该词强调书籍的篇章结构与内容积累,常见于历史文献中。


二、构成分析

  1. “篇”与“卷”的单独含义

    • 篇:指独立成章的文章,如《诗经》中的“周南篇”;
    • 卷(juàn):原指可卷起的帛书或竹简,后演变为书籍的计量单位,如“上卷”“下卷”。
  2. 组合后的引申义
    合称“篇卷”时,既指书籍的物理形态(卷册),也包含内容层面的丰富性,如《隋书·经籍志》中“篇卷第目,转加增广”即描述书籍篇幅的扩展。


三、出处与演变


四、使用场景

  1. 形容书籍数量庞大,如“篇卷仅而復存”(《旧唐书》);
  2. 指代内容丰富的作品,如文辞华美的诗文或学术著作。

“篇卷”是古汉语中强调书籍篇章与卷册的词汇,兼具形式与内容的双重含义。现代语境中多用于文学或历史研究领域,需结合具体文献理解其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暗九阿史德保衡八位北海陂栅边税博览群书簿书程墨柽子冲眷从驾丹铅倒君點石成金断恩封刀挂剑服气概怀海族好事之徒黑经淮南术华銮魂庭江腹捡押交厝佳朕楬木寄灵景气纠逖课罚吏读式赁租柳信砻砺梅花角昵宾软颚三八节嘇可可深挖十二博士石磙失听寿宴四海困穷肆虐贪位挑转铁摆題名會彤卢蜕濯往教象骖橡皮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