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龐眉皓首的意思、龐眉皓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龐眉皓首的解釋

同“ 龐眉皓髮 ”。龐,用同“ 庬 ”。 唐 杜甫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松根胡僧憇寂寞,龐眉皓首無住著。”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門下有祖父遺留龐眉皓首老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龐眉皓首”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形容年邁老人的外貌特征。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成語意為“眉毛花白、頭發雪白”,特指老年人因年齡增長而呈現的容貌特征,常用來描繪長壽或德高望重的老者形象。其中“龐”通“厖”,指雜色或斑白;“皓”意為潔白。

  2. 出處與例句
    最早見于唐代杜甫的《戲為韋偃雙松圖歌》:“松根胡僧憩寂寞,龐眉皓首無住著。”清代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也引用了此詞:“一人曰:‘當龐眉皓首。’”。

  3. 用法與結構

    • 語法功能:通常作賓語或定語,如“一位龐眉皓首的老者”。
    • 結構特點:并列式四字成語,感情色彩中性,多用于書面語境。
  4. 近義詞與相關詞
    近義詞包括“龐眉皓發”“龐眉白發”。需注意與“皓首龐眉”的區别,後者雖詞序不同但含義相近,如清代黃宗羲曾用“皓首龐眉”描述自己年老的狀态。

  5. 文化内涵
    這一成語不僅描述外貌,還隱含對長者的敬重,常見于古典文學中,用以烘托人物的滄桑感或智慧感。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用法,可參考杜甫詩集或清代筆記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龐眉皓首

《龐眉皓首》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年紀很大的人或者白發蒼蒼的老人。下面将對該成語進行拆分、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詞語進行介紹。

該成語的拆分為:

龐(庚部):音páng;字義為衆多、龐大。

眉(目部):音méi;字義為眉毛。

皓(白部):音hào;字義為白色、明亮。

首(首部):音shǒu;字義為頭部。

該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龐眉皓首,盡節孝經書。”用來形容舒婉(花姑)的父親,這裡表示他年紀很大、白發蒼蒼。

在繁體字中,該成語的寫法為「龐眉皓首」。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龐眉皓首」沒有太大變化,仍然是由「龐、眉、皓、首」四個部首組成的。

以下是一個例句:

他年事已高,但龐眉皓首,精神依舊。

以下是一些相關的詞語:

組詞:龐大、龐雜、龐然大物。

近義詞:白發蒼蒼、頤指氣使。

反義詞:青春少年、稚氣未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