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仿其状。 宋 梅尧臣 《次韵和马都官宛溪浮桥》:“在昔 当阳侯 ,建桥临大川。洪波不为阻,驰道南北连。何此小溪上,拟象坦且平。”
“拟象”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说明:
基本含义
“拟象”由动词“拟”(模仿)和名词“象”(形象)组成,意为通过模仿来表现事物的形象或特点。常见于描述艺术创作、表演中对现实事物的模拟效果。
详细解释与示例
这一词语最早可追溯至宋代梅尧臣的《次韵和马都官宛溪浮桥》诗句:“何此小溪上,拟象坦且平。”此处以“拟象”形容宛溪浮桥模仿平坦大道的形态,强调对实物特征的模仿。
使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艺术领域,如形容绘画、雕塑、戏剧等作品中对自然或现实事物的再现。例如,传统水墨画中“拟象”山水的技法,即通过笔墨模仿自然景致的神韵。
相关扩展
需注意“拟象”与“象征”的区别:前者强调直接模仿,后者侧重间接表达抽象概念。例如,用莲花“拟象”高洁(模仿其形态),而用莲花“象征”清廉(赋予抽象意义)。
以上信息综合了权威词典和古籍用例,完整来源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平台。
拟象,是一个形容词,表示模仿某种形象或事物。拆分部首为手旁和示旁,构成的笔画为7画。
拟象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其繁体字为「擬象」。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擬」字可以通过增加一文手旁和示旁的「息」字旁来写。
以下是拟象的例句:
1. 他们的演出真是拟象得惟妙惟肖,我们几乎分辨不出谁是真真假假了。
2. 这个画家的作品总是能够拟象出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神奇之处。
3. 她练习舞蹈已经很久了,现在已经可以非常拟象地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了。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组词:
1. 拟态:表示模仿某种态度或形态。
2. 模拟:表示通过模仿或仿真来表达或再现某种事物。
3. 模仿:表示按照某种事物的样式或形态去表现或制作。
以下是一些拟象的近义词:
1. 模拟:通过模仿来表达某种形象。
2. 仿真:用于指模仿某种事物的真实程度。
3. 模仿:按照某种事物的样式或形态去表现。
以下是一些拟象的反义词:
1. 原创:表示创作出独特的、没有参考的新事物。
2. 真实:表示事物呈现出真实的形态或者表现出真实的特征。
3. 实景:表示以真实场景作为参照的表演或者创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