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孼苗”。恶劣的根苗。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未识后之君子,能剗此孼苗否也。”
"孽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灾祸或罪恶的萌芽、根源,强调事物在初始阶段就蕴含不良发展的潜在因素。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的详细解释:
灾祸的根源
指可能引发灾祸、不幸或罪孽的初始状态或苗头。常比喻为需要及时遏制的潜在危险。
例:放任私欲,便是孽苗。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佛教语境中的"恶因"
在佛教文化中,"孽"通"业",指招致恶果的行为或意念。"孽苗"引申为恶业的初始形态。
来源:《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
二字组合强调恶因初显而未成势的状态,需警惕其生长蔓延。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2016年。
常用于劝诫及时制止不良倾向,如古语"防微杜渐,以绝孽苗"。
在古典小说中多隐喻祸端(如《红楼梦》以"孽根祸胎"形容贾宝玉的叛逆性)。
来源:《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
"贪念一生,孽苗已种;若不克制,终成大患。"
——强调对恶念萌芽的警觉。
参考资料:
“孽苗”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niè miáo,其核心含义指恶劣的根苗,常用来比喻邪恶或不良事物、行为的根源。以下是详细解释:
“孽苗”强调从根源上识别并遏制负面事物,常见于对历史、思想或社会问题的批判性分析。如需更多用例或语境分析,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
葆塞背本就末播获不敢问津诚臣逞风承兴除鲠带肚子倒置得道多助调年滴水不羼惇大遁思躲风伐交飞谋荐谤覆窠体敷扬附疣改救丐命高眠公昆弟贯斗双龙光怪陆离贵望豪崛黄发将军炭金刚不坏身金鱼藻金掌机叶浪迹天下僚列厘降礼饷论次冥隘目语平头辇轻蔑寝园弱齿洒落舍采盛衰石华市易授刑耍娘鼠须管体目文字通任兔毫婐划梧州市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