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 末 李密 勤讀的事迹。《新唐書·李密傳》:“﹝ 李密 ﹞以蒲韀乘牛,挂《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越國公 楊素 適見於道,按轡躡其後,曰:‘何書生勤如此?’ 密 識 素 ,下拜。問所讀,曰:‘《項羽傳》。’因與語,奇之。” 宋 陸遊 《對酒》詩:“牛角挂書何足問,虎頭食肉亦非豪。”
"牛角挂書"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字面意思是将書籍挂在牛角上,比喻在艱苦環境中仍不忘刻苦讀書的勤學精神。其核心含義在于贊揚身處困境卻堅持求學的堅韌意志。
基本含義
指人在放牛或勞作時,将書挂在牛角上,利用空閑時間讀書。後引申為身處清貧或忙碌中仍發奮苦讀 的行為,強調勤學不辍的品質。
例:他效仿古人牛角挂書,邊打工邊備考,終獲佳績。
引申意義
象征克服環境限制的求學精神,常用于勉勵人珍惜時間、逆境向學。與“鑿壁偷光”“囊螢映雪”等同屬勵志典故。
隋唐之際的李密,少時家貧替人放牛。他常将《漢書》挂在牛角上,騎牛時手持書卷閱讀。宰相楊素見後驚歎:“此子勤學如此,他日必成大器!”後李密果然成為瓦崗軍領袖,印證其志向不凡。
▸ 原文記載:
“以蒲鞯乘牛,挂《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新唐書·卷八十四》)
“形容勤學不倦,雖在勞碌中仍不忘讀書。”
“比喻在艱苦條件下堅持學習。”
“典出李密故事,後以‘牛角挂書’喻貧而好學。”
此成語常見于教育語境,如:
官方出版物鍊接(注:此為中華書局官網,具體書目需檢索)
ISBN:9787100043221
ISBN:9787101003049
(注:網絡引用需謹慎,建議優先采用紙質權威辭書或學術數據庫如中國知網CNKI 相關文獻,以确保釋義準确性。)
“牛角挂書”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釋義
比喻勤奮苦讀,利用一切時間學習。典故源于隋末李密将《漢書》挂在牛角上,邊趕路邊讀書的故事。現代也延伸為形容專注學習或悠閑讀書的狀态。
二、出處與典故
出自《新唐書·李密傳》。李密年少時因性格活躍被免去侍衛職務,後發奮讀書。一次騎牛訪友途中,他将《漢書》挂在牛角上,邊行邊讀,偶遇越國公楊素。楊素感歎其勤奮,預言其必成大器。
三、用法與結構
四、延伸意義
強調在艱苦環境中堅持學習的精神。例如:“山區孩子牛角挂書般的學習态度令人敬佩。”
五、文化影響
該成語與“罄竹難書”同源(均關聯李密事迹),成為古代勤學典故的典型代表。
如需更完整的典故細節或例句,可查看網頁、等來源。
巴哒本義扁擔花扁諸弊屣憯凄創新辍步逮養都内杜遏各擅勝場官監故人鶴情轟豗灰沒毀傷假如急風警麗輯首舊聞韏靽軍歌閜砢溘逝口慧寬猛相濟髡牝昆吾樂玩臉紅耳赤留有餘地鸬鹚杓瞢眩秘奇泥沙攀陟貧士唴哴拳王驅逆日月相三谏山根尚書履山寒水冷韶護施生時友霜辔脽丘素意讨戮霆激同位語,同位詞小掠銷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