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牛角挂書的意思、牛角挂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牛角挂書的解釋

隋 末 李密 勤讀的事迹。《新唐書·李密傳》:“﹝ 李密 ﹞以蒲韀乘牛,挂《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越國公 楊素 適見於道,按轡躡其後,曰:‘何書生勤如此?’ 密 識 素 ,下拜。問所讀,曰:‘《項羽傳》。’因與語,奇之。” 宋 陸遊 《對酒》詩:“牛角挂書何足問,虎頭食肉亦非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牛角挂書”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釋義
比喻勤奮苦讀,利用一切時間學習。典故源于隋末李密将《漢書》挂在牛角上,邊趕路邊讀書的故事。現代也延伸為形容專注學習或悠閑讀書的狀态。

二、出處與典故
出自《新唐書·李密傳》。李密年少時因性格活躍被免去侍衛職務,後發奮讀書。一次騎牛訪友途中,他将《漢書》挂在牛角上,邊行邊讀,偶遇越國公楊素。楊素感歎其勤奮,預言其必成大器。

三、用法與結構

四、延伸意義
強調在艱苦環境中堅持學習的精神。例如:“山區孩子牛角挂書般的學習态度令人敬佩。”

五、文化影響
該成語與“罄竹難書”同源(均關聯李密事迹),成為古代勤學典故的典型代表。

如需更完整的典故細節或例句,可查看網頁、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牛角挂書

牛角挂書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書帶牛角,指的是将重要的書籍挂在牛角上以便隨身攜帶。這個成語源自于古代,象征着書籍對人們的珍重和重要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牛角挂書的拆分部首為牛、角、挂、書,其中牛部首是動物牛的左半部分,角部首是指角,挂部首是指幾個挂鈎,書部首是指書的外形。牛角挂書的總筆畫數為16畫。

來源和繁體

牛角挂書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那個時候,文盲普遍,人們很少有機會接觸書籍,因此紙質書籍被視為非常珍貴的財富。為了保護這些重要的書籍不受損壞或丢失,人們會用繩子将書籍綁在牛的角上,這樣他們就可以隨身攜帶書籍,方便閱讀和學習。

在繁體字中,牛角挂書的寫法為「牛角掛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牛角挂書的漢字寫法并未出現明顯改變。由于漢字的演變,字形有所調整,但整體上仍然與現在的寫法相似,表達的含義也沒有改變。

例句

他對待知識的态度就像牛角挂書一樣,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忘記學習。

組詞

牛犢不怕虎、牛刀小試、挂一漏萬、書香門第。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牛角書生、牛郎織女(用于形容男女間的浪漫關系),書中自有黃金屋(形容書籍的價值)。

反義詞:不讀書則迷茫,書上不插花(形容不好好學習或讀書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