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泥石流的意思、泥石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泥石流的解释

[mud-rock flow] 山坡上大量泥沙、石块等碎屑物质经山洪冲击挟带而形成的短暂急流。对建筑物、公路、铁路、农田等有很大破坏作用

详细解释

山地在特大暴雨或大量冰雪融水冲击下,突然爆发的饱含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多见于半干旱山地高原区。历时虽短暂,但来势凶猛,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人民日报》1981.4.9:“1950年的秋天,暴雨之后的 门头沟区 清水河 流域曾发生过泥石流。洪水卷着土沙石块奔腾而下,土地被冲毁,村庄消失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定义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或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等松散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其流体具有高密度和强破坏力,介于山洪与滑坡之间。

形成条件

  1. 地形条件:陡峭的山坡或沟谷,便于水流汇集和快速流动。
  2. 松散物质:地表需有丰富的松散岩土体、碎石等固体物质。
  3. 水源: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或冰雪融水,提供动力条件。

分类

特点与危害

扩展说明

泥石流中固体物质体积占比通常超过15%,部分可达70%~80% 。其发生区域多集中在陡峭山地或高原,如我国西南地区。

如需进一步了解预防措施或典型案例,可参考相关权威地质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由水、泥土和岩石等混合物组成的一种自然灾害。当陡峭山坡上的大量雨水或融化的雪水冲刷土壤和石头时,形成泥石流。

拆分部首和笔画

泥石流的拆分部首是氵(三点水)和石(石头),拆分后共有13画。

来源和繁体字

泥石流这个词源自于古代汉语,最早出现在《汉书·馀贺传》。《康熙字典》中将其繁体字写作「泥石流」。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泥石流的写法有所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将泥石流写为「泥石流」:

泥,土也。从又从尼,尼,听也。三点水,象也。
石,礻从石。从矢,矢,箭也。流,流水也。

例句

1. 下大雨后,附近山区发生了一起泥石流灾害。
2. 山体滑坡引发的泥石流迅速向下冲刷,造成严重破坏。
3. 当听到山上传来隆隆巨响时,我们意识到可能发生了泥石流。

组词

1. 泥石流灾害
2. 泥石流预警
3. 泥石流警示牌
4. 泥石流防治措施
5. 泥石流危险区

近义词

1. 土石流
2. 滑坡

反义词

缺少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熬眼跋敕宝山空回罢弃蔽膝不贪为宝唱名嘲竞车马辐辏催乳大前儿大巽他群岛点悟调敛棣华偾事附试哽哽鲠泗钩剥贯衆鼓令合衬红心草烜日鹄钥柬埔寨教数脚踏实地街坊解怒寄家金尘巾韈军令如山倒军衔制岚霏烂柯仙客了如论叙律堂牛骥同皂盘脚挈妇将雏青萝求浼山旮旯儿删洗生虫矢夫事无常师束雪量珠松江调侃儿玩思闻说屋面谢女解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