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del one’s literary or artistic style on that of the ancients] 模仿古代的风格、形式,特指模拟古人的诗文
诗文仿效古人的风格形式。如 汉 扬雄 拟《易》作《太玄》,拟《论语》作《法言》,以及《文选》中的“杂拟”等。后成为诗体之一。 晋 陆机 、 南朝 宋 鲍照 等皆有《拟古》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拟古惟 江文通 最长,拟 渊明 似 渊明 ,拟 康乐 似 康乐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后拟古而作相材时务内策,仗此决巍科,取青紫,亦不后於人矣。”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拟古之作,或拟其声,或拟其意,或声意并拟。”
拟古是汉语复合词,由“拟”和“古”二字构成,其核心含义指模仿古代的风格、形式或内容。以下从词典释义与文学应用角度分述:
拟(擬)
意为模仿、效法。《汉语大词典》释为“仿效;摹拟”,如“拟作”(模仿他人作品)、“拟古”(模仿古人)。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第503页。
古
指古代,与“今”相对,涵盖古代的文化、制度、艺术形式等。《古代汉语词典》释为“往昔的时代”。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第298页。
拟古
晋代陆机《拟古诗》十二首,模仿《古诗十九首》;唐代陈子昂倡导复古,主张“风雅兴寄”。
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120页。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模仿古代的风格、艺术形式等:拟古之作|拟古主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第978页。
《辞海》(第七版):
“文学艺术上指摹仿古人的作品或风格。如中国魏晋至唐的拟古诗。”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第3426页。
“拟古”侧重形式模仿(如语言、结构),而“复古”强调复兴古代精神或价值观。
来源:《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卷五第217页。
参见:
《汉语大字典》《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对“拟古”的文体分析及历史演变论述。
“拟古”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手法,指通过模仿古代作品的风格、形式或题材来表达思想情感。以下是详细解释:
“拟古”即摹仿古人的诗文风格,常见于诗歌、散文等文体。其核心在于借鉴古典元素,而非单纯复制,常融入作者的现实寄托或艺术创新。
作者 | 作品 | 特点 |
---|---|---|
扬雄 | 《太玄》《法言》 | 拟经典,开拟古先河 |
陶渊明 | 《拟古九首》 | 借古抒怀,暗含易代之痛 |
陆机 | 《拟古诗》 | 摹仿《古诗十九首》风格 |
(参考来源:、2、5、6、9综合整理)
挨贡办房殡仪馆笔帖卜官不校测辰除夕磋商的实洞穴段修顿口无言多感肥溜溜风篁岭扶不起的阿斗拊楗腐人鳏寡孤独瓜萤絓组横僿不文宏长回顾茧纸交缚嘄蟧寄地丌官鸠子克嗣良裘恐惕捞一把梁鷰陵场落纸烟云鹿皮翁鹭涛麦浪漫天匝地邈渺名门望族潘澜攀藤揽葛炮打灯千头万序讫毕秋荐任待热室三微上方不足,下比有余尸皮子摔阔牌子爽儁铁线亭舍托爱卸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