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逆耳利行的意思、逆耳利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逆耳利行的解释

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益于行为。《旧唐书·王晙传》:“臣蒙天泽,叨居重镇,逆耳利行,敢不尽言。” 宋 朱熹 《答汪尚书书》:“诸公果能协成 元履 之论,使圣德日新,谗佞屏远,逆耳利行之言,日至於前,而无所忤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逆耳利行”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忠诚正直的言论虽然听起来刺耳,但对行为有积极指导作用。该词由“逆耳”(不顺耳)和“利行”(利于行动)构成,强调忠言的实用价值。

二、出处与典故
最早见于《旧唐书·王晙传》:“臣蒙天泽,叨居重镇,逆耳利行,敢不尽言。” 宋代朱熹在《答汪尚书书》中亦引用此语,进一步强化其劝谏内涵。

三、语法功能与示例

四、近义词与延伸
与“忠言逆耳利于行”同源,强调接受批评的重要性。虽未明确反义词,但语境中隐含与“阿谀奉承”相对。

五、应用场景
适用于劝诫他人虚心纳谏,或描述直言进谏的行为,常见于历史评论、品德教育类文本。

网络扩展解释二

逆耳利行

逆耳利行,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说话或行动与自己的利益相反,不合乎常理,让人感觉不舒服或不顺耳。

拆分部首和笔画

逆耳利行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是:逆(辶/⻌,7画)+ 耳(耳,6画)+ 利(刂/⺈,4画)+ 行(行,6画)。

来源

逆耳利行出自《淮南子·精神篇》:“故曰:逆耳利行。”意为违背常理的行为或言语。

繁体

逆耳利行的繁体字为「逆耳利行」。

古时候汉字写法

逆耳利行在古时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目前未找到相关的古代写法。

例句

1. 他的建议虽然逆耳利行,但却是为了大家的长远利益。

2. 他的决定令人感到逆耳利行,似乎与他的前言不符。

组词

逆境、逆水行舟、逆来顺受、逆战、逆天

近义词

出人意料、令人意想不到、违背常理

反义词

顺耳顺行、符合逻辑、合乎常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