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联衔的意思、联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联衔的解释

联合署名。衔,原指官衔。《镜花缘》第六五回:“如果联衔请旨,太后正恐考的人少,那有不准之理。”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大沽前后之役》:“维时, 惠亲王绵愉 、宗室尚书 端华 、大学士 彭藴章 等联衔保奏已革大学士 耆英 。” 茅盾 《动摇》:“各团体联衔发表宣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联衔"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公文或官方文书中,属于书面用语。其核心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官员、机构联合署名,共同签署或发布文件(如奏章、公告等)。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字义拆解与核心含义:

    • 联:意为联合、连接、共同。
    • 衔:本义指马嚼子,引申为“官衔”、“职务”。在“联衔”一词中,“衔”特指官员的署名或签名,代表其身份和职责。
    • 联衔:字面意思即“联合署名”。指多位官员将自己的官衔(代表其身份)并列签署在同一份文件上,表示该文件是由这些官员共同商议、负责或呈递的。
  2. 使用场景与背景:

    • 古代公文制度:在中国古代官僚体系中,尤其是明清时期,下级官员向上级(如地方官向中央)或同级官员联合向皇帝呈递奏章、题本等正式文件时,如果涉及的事务需要多位官员共同负责或意见一致,就会采用“联衔”的方式。这体现了集体负责制或共同意见的表达。
    • 表示郑重与权威:多位官员联衔上奏,往往意味着所奏之事较为重大,需要集体表态,以增加文件的份量和权威性。
    • 适用范围:通常用于级别相当或职务相关的官员之间。例如,几个省的巡抚联名上奏,或同一衙门内的几位主要官员共同署名。
  3. 具体表现形式:

    • 在奏章、题本等文件的末尾,会依次列出所有参与联衔官员的完整官衔和姓名。
    • 文件正文中开头或结尾处常会注明“臣等谨联衔具奏”或类似表述,表明这是联合署名文件。
  4. 与相关词汇的辨析:

    • 会衔:与“联衔”意思非常接近,常可互换使用,都指多位官员联合署名。细微差别可能在于,“会衔”有时更强调“会同签署”的动作本身。
    • 单衔:与“联衔”相对,指仅由一位官员单独署名上奏。
  5. 现代使用:

    • 在现代汉语中,“联衔”一词已非常罕见,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研究古代制度的学术著作或仿古的文学作品中。其表达的功能在现代社会通常由“联合署名”、“共同签署”、“联名”等词语替代。

权威来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联衔”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指代多人或团体联合署名的行为,尤其在官方或正式文书中较为常见。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2.字义分解

3.用法与示例

4.相关延伸

5.注意事项

“联衔”是汉语中描述多人联合署名的专有词汇,常见于历史文献与正式文书,体现集体决策或共同表态的性质。

别人正在浏览...

避案边司臂钏冰梨菜瓜惭仄朝簪愁布袋雏凤倅长村牛大河雕坠抵手风潦枌邑关系网古调诗汩汲国宾虾蟆子涵洞鹤纹红笺虺蜥讲礼尖拱矜恃硿礲零七八碎;零七八碎儿鳞翰林英赁佣柳火昽咙轮光骆谷马槽梅芝木假山烹金千真万确怯官亲遇琼玑求浆得酒确固山阴客舐痈吮痔瘦筇收条寿限漱盥团扇王公贵戚文诌诌幄殿显民萧然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