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孽出的意思、孽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孽出的解释

亦作“孼出”。庶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娘》:“止有少女 四娘 ,孼出。” 何垠 注:“孼出,庶出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孽出"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特定家庭关系中的出身背景。其核心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孽出(niè chū)指非正妻(妾、婢等)所生的子女,即庶出子女。在古代宗法社会,嫡庶之分严格,"孽"在此处带有"非正统""旁支"的贬义色彩,强调其非正室所生的身份。

二、字源解析

  1. 孽(niè)

    • 本义:树木砍伐后旁生的新枝,引申为"非主干""非正统"。
    • 宗法引申义:妾生子、非婚生子(如《说文解字注》:"孽,庶子也")。
    • 文化关联:常与"孽子"连用,暗含身份低微之意(如《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
  2. 出(chū)

    • 此处指"出生""出身",强调血缘来源。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

    定义:"妾所生之子。亦泛指庶出之子。"

    例证引《红楼梦》第二十回:"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暗指庶出兄弟避嫌)。

  2. 《辞源》(修订本)

    释义:"庶子。古代以妾所生之子为孽。"

    溯源:《史记·韩王信列传》"韩王信者,故韩襄王孽孙也",注"孽,庶子"。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明确区分:"孽"作名词时表"庶子",与"嫡子"相对。


四、文化背景与语义演变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14.
  3. 何九盈等. 《辞源》(第三版). 商务印书馆, 2015.
  4. 宗法制度研究. 《中国古代社会史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网络扩展解释

“孽出”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含义为庶出,即非正妻所生的子女。以下是具体解释:

  1. 词义解析

    • “孽出”亦写作“孼出”,其中“孽”通“孼”(异体字),意为非正统或旁支。该词专指妾室或非正妻所生的子女,强调其非嫡系身份。
  2. 文献例证
    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娘》中提到:“止有少女四娘,孼出。”学者何垠注释:“孼出,庶出也。” 说明该词在古典文学中用于描述家族内部的身份差异。

  3. 社会背景
    古代宗法制度下,“庶出”子女地位低于嫡出(正妻所生),尤其在继承权、家族待遇等方面差异显著。此词反映了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

  4. 使用场景
    现代汉语中已罕见此用法,多出现于古籍研究或历史类文本中,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总结来看,“孽出”是带有封建色彩的旧称,需注意其历史语境及文化内涵。

别人正在浏览...

犇雷变悟比对兵彊则灭不识不知朝望憃愚登登笃笃调号杜默嘟念風帽光学玻璃骨牌横遮竖挡后盾化合火险积德累仁警长警柝九里香儁远狂副使来事拦驾老叟灵帝犂平李时珍刘海鏧鏧胪句陆藕卯君貌像蒙直密密实实摸夜齐驱入乡问俗飒擖善顺圣籍圣学侍书时豫衰旺霜柑睡语孙庞斗智坦涂讨闲畏惮威士忌五苍相媳妇乡园鲜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