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善顺的意思、善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善顺的解释

善良和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钵逻那伽国》:“气序和畅,风俗善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设多图卢国》:“气序异热,风俗淳和,人性善顺,上下有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善顺是汉语复合词,由“善”与“顺”二字构成,其核心含义指善良温顺的品性,或指妥善顺应事理的行为态度。具体解析如下:


一、字义溯源

  1. 善(shàn):

    《说文解字》释为“吉也”,本义为吉祥,引申为心地仁厚、言行合宜㊀。如《论语·述而》载“择其善者而从之”,强调道德与行为的优良㊁。

  2. 顺(shùn):

    《说文》解作“理也”,本义为沿纹理剖析,后指遵从规律、调和矛盾㊂。如《周易·革卦》“顺乎天而应乎人”,体现顺应自然与人事的智慧㊃。

二字结合后,“善顺”既形容人性格的温和良善,亦指处事时灵活顺应客观规律的态度。


二、文献用例与权威释义

  1. 品性层面:

    形容人性格柔善、温顺和悦。

    例:《汉书·匡衡传》颜师古注:“性善顺,言其德性和柔。”㊄

    此注点明“善顺”指向内在德性的温和顺从特质。

  2. 方法论层面:

    指处理事务时善于顺应形势、因势利导。

    例:明代王阳明《传习录》卷下:“须是善顺其理,而裁制之。”㊅

    此处强调在遵循事物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调整。


三、现代词典定义

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释义:

善顺:

  1. 善良温顺(如“性情善顺”);
  2. 妥善顺应(如“善顺时势”)㊆。

该定义延续古义,涵盖品德与行为双重维度。


参考文献

㊀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

㊁ 杨伯峻. 《论语译注》. 中华书局, 2009.

㊂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㊃ 黄寿祺, 张善文. 《周易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㊄ 班固. 《汉书》. 中华书局, 1962.

㊅ 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㊆ 罗竹风. 《汉语大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12.

网络扩展解释

“善顺”是一个由“善”和“顺”组合而成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结合多个权威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1.基本词义

“善”指善良、仁慈,“顺”指顺从、和顺。组合后表示“品行善良且性情温顺,遵从道德规范并乐于助人”。该词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强调内外兼修的特质(,)。

2.历史文献与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如:

3.应用场景

4.近义词与反义词

5.补充说明

需注意,“善顺”并非成语,而是一个形容词短语,其内涵既包含道德层面的善良,也包含行为层面的顺从()。

如需进一步了解文献原文或具体用法,可参考《大唐西域记》相关章节或权威词典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厮赖刨床罢止边国摽拨不挂眼嗔妬垂芳疵戾大胆黨進丹穴方外士繁衍藁砧搁得住各扎邦诟靳沟堰故方寒埃横烈回溪护戎趼拆噭嘷鲸波鼍浪迥古九拂纠帅据乱刻舟求剑块磊历兵粟马领凭流布门濠门庭若市民用木呆盘薄陪辅匹敌签事弃笔从戎清江引人浮于食三推六问师婆嘽啍亭然玩阅暐烨握铅抱椠武悍遐睇乡衮闲是闲非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