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默的意思、杜默的详细解释
杜默的解释
(1).犹言孤陋寡闻。《陈书·后主纪》:“虽剽悍轻侮,理从钳釱,憃愚杜默,宜肆矜弘,政乏良哉,明慙则哲,求诸刑措,安可得乎?”
(2).沉默。 宋 赞宁 《宋高僧传·晋阆州光国院行遵传》:“逮 晋 开运 中,状貌若七十餘,然壮力不衰。或询其年腊,则必杜默。”
词语分解
- 杜的解释 杜 ù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 阻塞(?),堵塞(乮 ):杜绝。杜塞(乮 )。杜门谢客,防微杜渐。 〔杜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
- 默的解释 默 ò 不说话,不出声:默认。默写。默许。默哀。默诵。默读。默悼。默契。沉默。默默无闻。 笔画数:; 部首:黑;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杜默”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两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
孤陋寡闻
指学识浅薄、见闻狭窄。例如《陈书·后府纪》中记载:“憃愚杜默,宜肆矜弘”,此处“杜默”即形容人因孤陋寡闻而显得愚钝。
-
沉默
表示闭口不言或保持静默的状态。宋代赞宁在《宋高僧传》中提到行遵法师被问及年龄时“则必杜默”,即用此意。
二、相关延伸
- 成语“杜默为诗”
由“杜默”衍生出的成语,指因学识浅薄而随意杜撰诗文,含贬义。如《成语词典》解释:“杜:杜撰;杜默:孤陋寡闻。孤陋寡闻,随意杜撰之诗”。
三、注意事项
- 需注意“杜默”在部分资料中可能指北宋人物杜默(字师雄),但作为词语时主要表示上述两层含义。
- 该词多用于古文或书面语境,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若有进一步的历史文献例证需求,可参考《陈书》《宋高僧传》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杜默(dù mò)是一个汉字词,意思是指一个人沉默寡言,不爱说话,寡默的性格特点。杜默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左边的部首是木(mù),右边的部首是黑(hēi),分别代表木头和颜色黑。在笔画上,杜默有7个笔画。杜默这个词的来源不太清楚,它是一个较为新的词语,而不是古汉字。在繁体字中,杜默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没有直接对应杜默这个词的写法。我们可以使用一些例句来更好地理解杜默的含义,例如:“他是一个杜默的人,很少和人交流。” 杜默这个词没有常见的组词形式,也没有特定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