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范围窄小。 梁启超 《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而此蠢蠢躯壳,其所能触能受之境界,又顽狭短局而至有限也。”
“顽狭短局”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wán xiá duǎn jú,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主要解释如下:
形容范围窄小
该词常用于描述物理或抽象层面的局限性。例如,梁启超在《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到:“而此蠢蠢躯壳,其所能触能受之境界,又顽狭短局而至有限也。”,强调人类感知或认知范围的狭隘性。
引申为思维僵化、固执己见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形容人思维僵化,不肯接受新观点或改变现状”,属于对原意的扩展用法,可能与现代语境中的引申义相关。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梁启超原著。
《顽狭短局》是一个固定搭配,通常用来形容人思想狭窄、固执己见,并且墨守成规。这个词语传达了一个负面的意义,暗示人们应该摒弃狭隘的偏见,拥抱开放和包容的思维。
《顽狭短局》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三个单独的汉字:顽、狭、短、局。
部首:顽的部首是页,狭的部首是犬,短的部首是矢,局的部首是尸。
笔画:顽有18画,狭有9画,短有5画,局有7画。
《顽狭短局》的来源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它是通过对汉字词义的解读和合理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固定搭配。
繁体字形式为「頑狹短局」。
根据古代字典《康熙字典》中的记载,「顽」的古字形为「烷」,「狭」的古字形为「奭」,「短」的古字形为「耑」,「局」的古字形为「跼」。
1. 他过于顽狭短局,不愿意接受任何新的观点。
2. 领导要求我们不要局限于顽狭短局的思维,要有广阔的视野。
3. 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避免陷入顽狭短局的思维定势。
1. 顽固狭隘
2. 狭窄思维
3. 短视局限
1. 坚持己见
2. 心胸狭窄
3. 思维固化
1. 开放思维
2. 广阔胸怀
3. 前瞻眼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