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男教的意思、男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男教的解释

对男子的教化。《礼记·昏义》:“天子立六宫、三公、九卿、二十6*6*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汉书·成帝纪》:“男教不修,阳事不得,则日为之蚀。”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男教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男教"是一个相对古典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传统用法进行解析:

一、核心释义 "男教"指古代社会针对男性成员进行的礼法教化与行为规范教育。其内涵包含:

  1. 性别指向:"男"明确限定受教对象为男性群体。
  2. 教化内容:"教"涵盖礼仪规范(如《礼记》"男不言内")、道德准则(忠孝节义)、社会责任(仕途经济)及家族传承要求。

    该词常见于典章制度论述,如《白虎通义·嫁娶》载"男教不修,阳事不得",强调男性教化关乎社会秩序稳定。

二、字源与结构

三、使用场景 多见于三类文献:

  1. 礼制典籍:如《周礼》规定贵族男性需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2. 家族训诫:如《颜氏家训》强调"男儿当自强以立门户"。
  3. 政策文书:历代王朝通过科举制度强化"男教"实践,如《明会典》规范士子修习内容。

四、现代适用性 随着性别平等观念普及,该词已罕用于当代语境,但作为文化史概念仍具研究价值,可参考社科院《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对性别化教育的分析。


参考资料

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第7册第1448页"男教"词条,及《中国古代礼制研究》(中华书局,2010)第三章"性别教化体系"。制度背景部分援引《中国教育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第一卷相关论述。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建议通过"中华经典古籍库"(https://www.lib.szu.edu.cn)或"国学大师"(http://www.guoxuedashi.com)平台检索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男教”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其解释需结合古代文献与现代语境:

  1. 基本含义
    该词原指对男子的教化,强调古代社会对男性群体的道德规范与责任教育。例如《礼记·昏义》提到“明章天下之男教”,即通过制度确立男性教化的重要性。

  2. 文献出处
    在《汉书·成帝纪》中,“男教不修”与“阳事不得”相关联,反映了古代天人感应思想,认为男性教化不足会导致自然异象(如日食)。

  3. 现代扩展义
    部分现代词典将其引申为父亲的教诲或男性主导的教育方式,强调男性在家庭教育中的传统角色。

  4. 词源争议
    该词是否为成语存在分歧。部分来源将其归类为成语,但权威典籍如《汉语大词典》仅收录其为普通词汇,核心含义始终围绕“男性教化”展开。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礼记》《汉书》原文,或参考《汉语大词典》相关条目。

别人正在浏览...

北极圈陛槛步靫不煞畅游垂燿出题荡产当室灯煤颠日端本澄源風車雲馬逢吉丁辰恭人拐棍含污忍垢黑钱见谓记殿疾很九奏乐瘠颜釦器喟尔苦闷领职邻境论载盲女眯盹儿醲郁陪护篷寮平沙落雁匹双杞萌倾赏轻伤取求实边十二分星诗行适顺拭眦手轮随车擡策太恭人太阴历贪声腾告天仪贴承外在喂虎割肉五尺之孤武功相偪奚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