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远的意思、穆远的详细解释
穆远的解释
淳和深远。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元叹 穆远,神和形检。如彼白珪,质无尘玷。”
词语分解
- 穆的解释 穆 ù 温和;穆清(a.清平;b.指上天)。穆如清风。 恭敬:严肃:肃穆。静穆。 古同“默”,沉默。 古代宗庙次序,父居右为“昭”,子居左为“穆”。 姓。 笔画数:; 部首:禾; 笔顺编号:
- 远的解释 远 (遠) ǎ 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 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 关系疏,不亲密
专业解析
穆远是由“穆”与“远”组成的复合词,其核心语义可分解为:
一、字源解析
- 穆:甲骨文象形为禾穗饱满下垂之态,本义为庄稼成熟。《说文解字》释作“禾也”,引申为恭敬、肃穆、美好等义,《尔雅·释诂》注“穆穆,敬也”。该字在《诗经·大雅》有“穆穆文王”的经典用例。
- 远:金文从辵(辶)袁声,《说文》释“辽也”,本指空间距离大,《论语》有“有朋自远方来”,后引申为时间久远、程度深远,《周易·系辞》载“其旨远,其辞文”。
二、复合词义
- 形容人品德性:指肃敬谦和且志向高远的品性特质,如《宋史·儒林传》载“穆远有器识,邃于经术”。
- 描绘空间意境:形容庄严肃穆的深远境界,常见于山水诗文评注,如清人方苞评柳宗元山水游记“造境穆远,得屈贾遗韵”。
三、现代用法
当代多用于人名或文学创作,承载着对端庄品格与高远境界的双重寄寓。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被标注为书面语词,释义为“庄严而深远”。(引用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官方释义页)
网络扩展解释
“穆远”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穆远”形容人的品行淳和深远,既指性情宽厚温和,又包含胸怀远大、志向高远的特点。其中:
- 穆:本义为恭敬、温和,引申为宽厚、宽容的品德;
- 远:表示深远的抱负或目标,强调精神境界的宏大。
二、出处与典故
该词最早见于晋代袁宏的《三国名臣序赞》:“元叹穆远,神和形检。如彼白珪,质无尘玷。”。此句以“白珪(玉器)”比喻人物品性纯洁无瑕,兼具温和与深远的特质。
三、词语结构
- 结构类型:复合词,由形容词“穆”和“远”并列组成;
- 语法功能:多作谓语或定语,如“穆远之志”“风范穆远”。
四、用法与示例
- 形容人物品性
“他为人穆远,既有仁德之风,又有经世之志。”
- 文学化表达
可用于赞颂历史人物或理想化形象,如:“穆远襟怀,堪为典范。”
五、相关扩展
- 近义词:高远、宏远、宽厚;
- 反义词:狭隘、短视、刻薄。
“穆远”融合了品德与志向的双重赞美,常见于古典文学或对人物精神境界的描述。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三国名臣序赞》原文或汉语词源解析类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拜贶白马素车八音领袖播散承指齿及喘呼呼楚竹从放存续大鉴躭酒邓世昌点札访引泛游风挛佛教弗吊辅职干臣隔子珖琅规格化规式后咎厚土黄汤淡水花囿讲诵渐磨渐行简要桀骜不驯节度使金户襟怀坦白就请九洲四海军旗克构宽肠了利列从令支纶册蛮蜑墓穴畔牢愁皮重芊眠日下哨官蛇鬼圣驾淑雅溯流追源头半天,头半天儿无然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