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深奥的义理。《后汉书·方术传序》:“至乃《河》、《洛》之文,龟龙之图, 箕子 之术, 师旷 之书,纬候之部,鈐决之符,皆所以探抽冥賾,参验人区,时有可闻者焉。” 南朝 梁 王僧孺 《<临海伏府君集>序》:“而君莫不徧探冥賾,具閲局检。”《魏书·律历志上》:“然则制物成法,故冥賾可寻,推变有因,而化生以验。”
“冥赜”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íng zé,主要用于形容深奥、难以理解的事物或境界。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后汉书》等文献来源。
《冥赜》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深奥神秘的事物,通常用来形容深不可测的道理、真理或秘密。
《冥赜》由两个部首组成,冖(mì)和走(zǒu)。它总共有13个笔画。
《冥赜》最早出现在《论语·子路》中,其中孔子说:"冥冥冥赜也。"后来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成语,用来表达深奥神秘的含义。
《冥赜》的繁体字是「冥粲」。
在古代,「冥赜」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例如,在《康熙字典》中,它的写法为「冥惪」。不过,今天的常见写法仍然是「冥赜」。
1.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冥赜,需要反复阅读才能理解。
2. 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些冥赜的经济理论。
冥赜天机、冥赜玄机、冥赜深藏
深奥、玄妙、高深
明显、简单、浅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