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茗艼的意思、茗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茗艼的解释

酩酊。大醉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山季伦 为 荆州 ,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 山公 时一醉,径造 高阳池 ,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 宋 陆游 《春游至樊江戏示坐客》诗:“酴醾烂漫我欲狂,茗艼还家君勿遽。” 清 黄遵宪 《小饮息亭醉后作》诗:“偶约故人同茗艼,居然丈室坐莲鬚。” 鲁迅 《集外集拾遗·哀范君》:“大圜犹茗艼,微醉自沉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茗艼”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叠韵联绵词,现多写作“酩酊”,其核心含义指饮酒过量后神志不清的状态,属于古代汉语中的拟态词。根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修订版)收录,“酩酊”最早见于汉代《说文解字》对“酊”的注解:“酊,酩酊,醉也”,该词通过双声叠韵构成拟态效果,模拟醉态恍惚之貌。

在文学应用中,唐代诗人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名句“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引自中华书局《全唐诗》数据库),生动展现了该词描绘微醺状态的文学表现力。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则从医学角度记载:“酒过量则令人酩酊”,说明该词在传统医学文献中的使用(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本草纲目校注》)。

现代汉语中,“酩酊大醉”已成为固定成语,《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形容醉得很厉害”,突显词义的程度加深。需要注意的是,古籍中偶见“茗艼”异体写法,如宋代《广韵》收录“茗艼”为“酩酊”异形词,但现代规范字形已统一为“酩酊”(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字形规范库)。

网络扩展解释

“茗艼”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释义

“茗艼”是“酩酊”的通假字,意为“大醉貌”,形容人喝醉后神志不清的状态。例如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中记载:“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

2.词源与用法

3.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茗艼”已极少使用,普遍以“酩酊”表示醉酒状态。而“茗”单独使用时,多指茶树的嫩芽或晚采的茶叶(如“香茗”),与“艼”组合后的含义截然不同。

4.注意区分

需注意“茗艼”与“茗”的区别:

“茗艼”是古代文献中表示醉酒的异形词,现代写作“酩酊”。若需引用古文,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榜青户八征标准台兵劫僰道不理会不属常陈程典成集槌击触类雏燕打火机荡汩隝人对青竹恩波分灯甘井先竭根须官学生鼓点子河汉无极环境角距鸡鸣起舞靖康涓埃克郎球魁望困瘼拉枯雷火签儿理屈词穷漫腾腾缅匿法迷信内陷尿流屁滚攀陪飘洋航海齐德棋高一着缚手缚脚青莲舍起阵鹊返染料荛子如坐春风赏罸使鹤屠牛坦吐图蜿灗午宴相印法衔体小廉曲谨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