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为识别人才进行的八种考查。《六韬·选将》:“ 太公 曰:‘知之有八徵: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辞;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间谋,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徵皆备,则贤不肖别矣。’”
(2).谓生活中所接触的八个方面。《列子·周穆王》:“觉有八徵,梦有六候。奚谓八徵?一曰故,二曰为,三曰得,四曰丧,五曰哀,六曰乐,七曰生,八曰死。此者八徵,形所接也。”
“八征”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不同文献来源。以下是综合高权威性资料的详细分析:
源自《六韬·选将》,记载姜太公提出的八种识别人才的方法:
《列子·周穆王》提出人类意识活动的八种表现:
觉有八徵:故(经历)、为(行为)、得(获得)、丧(失去)、哀(悲伤)、乐(快乐)、生(生存)、死(消亡)
作为形容词性成语时,“八征”指经历多次战争或艰险,如“八征之师”形容久经沙场的军队。
部分资料(如)提及古代农业税收的八种形式,但此释义未见于权威典籍,可能为误传。建议以《六韬》《列子》等经典文献解释为准。
《八征》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兵法中所指明的作战八个方面的征兆。常用来形容在各种情况下可以预料到的征兆或迹象。
《八征》这个词由“八”和“征”两个字组成。
“八”的部首是“八”,笔画数为二;
“征”的部首是“彳”,笔画数为七。
《八征》一词出自我国古代的兵法,是指八个方面的征兆以及征兆的风水、环境等相关知识。
在繁体字中,“八征”的写法为“八徵”。
在古代,中文的汉字写法有所不同。对于“八征”,在古代的写法中,“八”字的上面多数会有一个小点,而“征”字的形状可能会有些许差异。
1. 他详细观察了天空的变化,发现了决战即将到来的 八征。
2. 这位风水大师询问地势、环境,判断出了那座建筑物是否符合 八征。
八卦、八方、八面、征兆、迹象
预兆、预示、征象、征候
无征、无预兆、无预示
【别人正在浏览】